最近,顏寧教授在微博上講述了一段自己參加博士生推免面試時的經歷。當她提問,假設你擁有所需要的所有資源,你最想探索的科學問題是什么?這一輩子有什么科學問題或者技術難題,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覺得今生無憾了?結果20多位同學近一半表示沒有想過,沒有一個人的回答讓她眼前一亮。

顏寧的發(fā)問,迅速激起輿論共鳴。為何在一群科研“苗子”身上,感受不到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捕捉不到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平心而論,面試環(huán)節(jié)區(qū)區(qū)幾十分鐘不足以展示一個人的整體素質。然而這么多人或糾結于具體問題,或泛泛而談行業(yè)領域,無一人“腦洞大開”,又的確戳中了當下科研發(fā)展的痛處。正如網友所感慨的:“剛開始讀研的時候會有某種信念感,但是會被一次又一次地告知,你這個想法毫無意義。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你做這個能發(fā)幾分的文章?”

毋庸諱言,科研領域功利色彩日益濃重。許多人奔波不停,忙著發(fā)文章、拿項目、爭“帽子”,并將這些成就的取得完全等同于科研成果的多寡、業(yè)界地位的高低。一些人更以此為標尺,衡量某個選題和研究的所謂“價值”,甚至預測年輕研究者的科研前途和事業(yè)空間。作為“職場小白”的科研新人,面對接踵而至的質疑和看衰,直觀感受投入與收獲的“極低性價比”,難免會自我懷疑,乃至猶豫退縮,不自覺地修剪自身“枝枝丫丫”。于是乎,那些好奇心、探索欲、創(chuàng)造欲被一點一點消磨。

科學研究,探索未知。很多時候無用之學的純粹,才是最值得被珍視的精神內核。特別是基礎研究的突破點,正是科學家探究奧秘的好奇心?;厮菘茖W史,很多重大理論特別是原始創(chuàng)新,就來源于突破常規(guī)的靈光乍現(xiàn)。“吊燈為什么左右搖晃”,伽利略不斷思考,提出了單擺等時定律;“世界地圖為什么是這樣的”,魏格納大膽想象,萌生了大陸漂移說的想法……試問,若上述這些問題單獨拎出來看,有多少人覺得“有意義”?然而,它們的出現(xiàn)卻極大促進了科學向前,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方法。不給自己設限制條件,善于觀察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時時處處都有好問題,而“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沒有什么想法是“毫無意義”的——投身科研領域的“苗子”,必須要有這樣的自信。在這個問題上,社會也需要加倍呵護、給予支持。沒有人生活在真空之中,于科研人員來說,職稱晉升、容錯機制等工作要求,父母養(yǎng)老、子女養(yǎng)育等生活責任,樁樁件件都是壓力。切實提供支持試錯的環(huán)境、鼓勵探索的氛圍,他們才能心無旁騖地投身科學世界。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應當放下迅速“摘果”的急躁,給科研人員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成長,給予他們“無意義”探索的底氣。

“科學家應該經常坐在蘋果樹下‘胡思亂想’”。面對世界,我們依然有太多未知。從不確定到確定,從不明朗到明朗,從來都不會是坦途。但總有些人也總得有些人,錨定目標,心存熱愛,自由探索,去拓展人類的認知邊界。和他們遙遙相伴,與他們一路同行,我們將走向更遠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