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博士學位、2段博后經(jīng)歷、22項社會兼職……近日,某地研究院一名“95后”研究員的“炸裂”簡歷引發(fā)廣泛關注,其中不乏質(zhì)疑。對此,當事研究院迅速回應,暫停與該研究員的聘任關系,對其學位學歷開展核查。

學術研究自有其規(guī)律和規(guī)范,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承載著相當?shù)纳鐣诖?。這名集眾多“光環(huán)”于一身的研究員學位學歷真假與否、水分幾何,應當給公眾一個交代。隨著信息的進一步披露,目前所知的是,這位研究員的博士學位中至少有兩個無法認證;諸多社會兼職里,有些協(xié)會已聲明“查無此人”,有些協(xié)會則本身就有“山寨”“碰瓷”之嫌。可以說,盡管全面調(diào)查尚無定論,但某些頭銜含金量爾爾、學術經(jīng)歷注水的現(xiàn)象客觀存在。退一步說,即便其本人確有些才學,“過度包裝”的病癥多多少少是有的。

大眾聚光燈下,若是“皇上的新衣”,分分鐘就會被戳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學術界“頭銜崇拜”“學歷套甲”之風甚烈。圈子里,似乎誰的帽子多、職務多、活動多,誰就能占據(jù)資源優(yōu)勢,獲得較高的話語權。哪怕頂著不知來路的“頭銜”,也能混得風生水起。于是乎,一些專家學者,一門心思攢經(jīng)歷、爭“帽子”,有的還會列出“時間表”,計算“性價比”,為的正是短時間內(nèi)“貼金”,什么山寨職務、野雞學位,能拿的都拿上,能寫的全寫上,層層疊疊以期“全副武裝”。甚至有的人明知水平不夠,也要拉關系、批條子、上稿子、戴“帽子”,把學術界搞得烏煙瘴氣。

學術界需要的是真正的學者,不是帽子戲法的魔術師。戲法變得再好,假的還是假的,學術水平怎么樣,科研能力如何,都會在課堂上、在實驗室、在推動社會發(fā)展中見真章。“頭銜崇拜”暴露的其實是學術風氣、人才標準之弊。一些人之所以對“帽子”趨之若鶩,很大程度因為背后往往代表著資源的多寡。特別是對年輕科研人員來說,就是職業(yè)晉升通道和收入待遇的不同,晚一步、少一個也許就錯過一個機遇。若任由“頭銜崇拜”泛濫,勢必還將助長這種認知偏差,于學術、于國家、于社會貽害無窮。

“學歷≠人才”“頭銜≠專家”,更不是濫竽充數(shù)般越多越好。重視真才實學,就是要擺脫“頭銜崇拜”,淡化“學歷情結”。這一方面,需要廣大學者堅守基本的風骨,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完善學術評價機制,拓寬人才評價體系,加強監(jiān)督管理。對于那些“注水博士“”野雞職務“,該一鍵清理的一鍵清理。整體環(huán)境風清氣朗,學術生態(tài)才能健康向上。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