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憑一節(jié)課的時間和容量,或許無法講清楚復雜的科學理論大廈,卻足以在青少年心目中播撒科學的種子。

9月1日,秋季中小學生開學,包括北京房山、門頭溝、昌平三區(qū)275所受災中小學和幼兒園也已做好如期開學的準備。

近年來,“開學第一課”受到學校重視和社會關注。今年開學季,北京市科協(xié)將舉辦以“登峰造極的中國科技”為主題的校園行活動,邀請由老科學家、科學家后人、相關研究專家、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組成的“科學家精神宣講團”,走進北京多所中小學校,講授“科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不僅是知識教育,也是開啟新學期的重要節(jié)點,甚至是很多學生眼里的“人生第一課”。單憑一節(jié)課的時間和容量,或許無法講清楚復雜的科學理論大廈,卻足以在青少年心目中播撒科學的種子。科學家的人生經歷、科研故事,都能激勵學生形成求真務實的科學家精神,養(yǎng)成用心鉆研、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品質。

而科學家面向公眾、青少年授課和答疑解惑,一直是科學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秉持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有著面向普通學生講課的經歷。因為這些名家對科學理論的理解更加通透,有的本身就是理論的創(chuàng)制者、科學規(guī)律的總結者,他們在從事科普、宣講科學家精神時更加深入淺出,讓聽課者獲得更加豐富的收獲。

據了解,這次走進“科學第一課”講堂的,有多位兩院院士級別的“大家”。他們從事具有前沿性、尖端性、開拓性的研究,是科學智慧和科學家精神的化身。中小學生在“開學第一課”與這些科學界前輩面對面交流,仿佛一場與科學的“奇遇”,得以深刻感受科學海洋的浩瀚與壯美。

在青少年心目中,科學魅力離不開直觀地觀察與發(fā)現(xiàn)。據悉,這些專家到中小學校宣講時,不僅有科學理論的講解,還有寓教于樂的互動體驗。與課本知識相比,這種來自動手實踐的體驗式學習,也將幫助孩子們更深刻地領悟科學理論、科學常識。

不久前,科學家精神宣講團成員、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劉穎走進新京報小記者課堂時,就現(xiàn)場演示提取香蕉DNA的小實驗,有學生回家以后,對著實驗視頻,重新一遍一遍地做。在孩子們的眼中,這個小實驗或許就開啟了通往科學殿堂的大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專家們還要重點走進門頭溝、房山遭遇洪災地區(qū)學校,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科學家高貴的人生品格、頑強的奮斗意志、堅持不懈的科學家精神,幫助他們重建校園,激發(fā)學生們努力奮進、科技報國的遠大理想。對于在郊區(qū)長大的孩子而言,他們不僅能獲得“科學第一課”知識的熏陶,也將更好完成心理重建,以健康心態(tài)投入新學期學習。

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知識在實踐運用中更能展示力量。開學之際,黑山小學到門頭溝區(qū)京師實驗中學借址辦學,授課教師將以降雨中受損的學校圍墻為切入點,設計跨學科實踐課程,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為重建校園圍墻建言獻策。當掌握的知識用于改變身邊環(huán)境,孩子們學習科學知識自然更有激情。

當前,隨著互聯(lián)網應用的普及,青少年獲取信息、知識的渠道多種多樣。但是,面對面的知識傳授、現(xiàn)場的答疑解惑始終不可或缺??茖W家們來上“開學第一課”,將啟迪青少年自主探索科學奧秘,在充滿科學的氛圍中開啟新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