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紅

近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簡稱“成都大熊貓基地”)發(fā)布一則《關于不文明行為情況的通報》,引發(fā)了輿論關注。通報稱,唐某某(男,59歲)4月22日在熊貓基地參觀時,往大熊貓1號別墅室外活動場內(nèi)丟棄熄滅的煙頭,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了制止,并將雜物及時清理出室外活動場。鑒于唐某某的不文明參觀行為,禁止其1年內(nèi)再次進入熊貓基地參觀。

憨萌的大熊貓在國人心目中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往國寶“領地”里丟棄煙頭,唐某某此舉觸犯了眾怒。唐某某被施加禁入1年的處罰,對他而言是咎由自取,對公眾而言則是一堂文明游覽警示課。

好端端的參觀游覽,怎會做出向熊貓活動場所扔煙頭這種不文明的行為?據(jù)悉,近期成都大熊貓基地已經(jīng)對多名游園中存在不文明行為的游客進行通報,11天內(nèi)共有5起,其中有一位向熊貓潑水的女士也領到禁入1年的處罰。值得追問的是,成都大熊貓基地里的不文明游覽行為,是最近才有的嗎?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存在類似的“出格”游覽行為?

進入動物園,不僅孩子們歡呼雀躍,成人也往往會被喚起未泯的童心,想近距離接觸動物,與動物“互動”一番。這樣的心情當然可以理解,但前提是必須合理適度。“發(fā)乎情,止乎禮”,可以為參觀游覽留下一些有趣的“故事”,一旦越界,那就成了不文明游覽行為。令人遺憾的是,現(xiàn)實中總有一些人把握不住尺度,做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舉動。

不文明游覽行為不僅讓自己丟掉了素養(yǎng),還可能會對動物帶來驚擾和傷害。比如,動物誤食了某些不能吃或不適宜吃的東西,可能會直接影響動物的健康。一些游客為了滿足自己所謂的“好奇心”,故意向動物挑釁、大聲吼叫,甚至假裝做出傷害動物的動作,可能會引發(fā)其模仿或反抗行為。

去年,南方某市一則“動物園沒有正經(jīng)動物”的消息,一度引發(fā)輿論熱議。據(jù)悉,該動物園里的各種動物很有“個性”:朝游客丟草皮的黑猩猩、學著游客起舞的長臂猿、愛扭屁股的黑熊……然而,真相其實并不“好笑”,這些看似搞笑的行為,其實是對外界刺激的應激反應。

不文明游覽行為除了冒犯動物,還有可能讓游客本身受到傷害。游客在景區(qū)逗猴子玩,猴子被“成功”觸怒后,很有可能會做出搶奪游客的手機、提包甚至用爪子傷人的行為。“潑猴”固然要教育,不文明的游客同樣需要深刻反省。更何況,參觀動物園的大多是孩子,這種不文明的“示范”,極易帶壞孩子。

雖然大多數(shù)的游客都知道哪些是游覽動物園的不文明行為,可是如果真遇上有人做出這類行為,一般就是提醒、勸阻對方。對于孩子,當然應該以教育引導為主,但如果是成年人,理應給予相應處罰。否則,放任這種挑戰(zhàn)規(guī)則的行為,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守規(guī)則講禮貌?

不文明旅游行為不能慣著,及時懲處也是一種有效的文明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就在幾天前,上海迪士尼樂園一名游客在非吸煙區(qū)內(nèi)抽煙,被工作人員提醒后突然發(fā)怒,并在警方趕到后“躺平”撒潑一事,引發(fā)關注。對此,迪士尼宣布該男子將被永久性禁止入園,這樣的處理合情合理。成都大熊貓基地和上海迪士尼開了一個好頭,給公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文明游覽警示課,其他地方也別怕“得罪”游客,對于不文明游覽行為要敢于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