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灣鎮(zhèn)后青山村位于鎮(zhèn)南部,東、南部與漷縣毗鄰,人口約220人。2022年2月至今,全村連續(xù)14個月無市民訴求,成為城市副中心基層治理“排頭兵”。

一樁樁看起來并不大的事兒,在百姓心中種下了一顆顆信任的種子。在村民心中,村干部就是村里的主心骨和主事人,家里有事兒找到他們,就踏實了。“村干部把村民當成貼心人,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家的事,我們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村民于秀云說。

征民意,讓群眾“暖心”

后青山村的基層治理并非朝夕之功,經(jīng)常圍繞群眾操心事、煩心事,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是村里的老傳統(tǒng)。

2019年,后青山村成為張家灣鎮(zhèn)首批實施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試點村。美麗鄉(xiāng)村怎么建?群眾說了算。“我們逐戶上門走訪、調(diào)查征集意見、研判分析整合,走家串戶,將群眾共性訴求與個性需求結合起來,把工程實施的合法性與村民訴求的合理性結合起來。”村黨支部書記楊繼剛時任村委會主任,在他的回憶中,那時候上門搜集來的村民們的訴求集中在修路、增加路燈、疏通下水、增設兒童游樂設施等方面。其中,關于修路的訴求最為強烈。“村民們早就盼著修路了,這是村里一件大事,但具體實施起來,還真遇到了不少難題。”

原來,第三方公司的施工圖上,道路設定為4米寬,但現(xiàn)實中就差二三十厘米就能和村民家門口連上了,出于成本考慮,第三方公司不肯為這幾十厘米路“買單”。楊繼剛急了,“不修的話肯定不行,下雨天人家門口就會積水。咱不能今年修、明年壞啊!”村干部們找鎮(zhèn)里、設計方、施工方,拿著圖紙、現(xiàn)場照片據(jù)理力爭。開始施工了,每天早上6點,村干部們拿著尺子守在施工點,在村民家門口一厘米一厘米地量。憑著這股子“軸勁”,最后,施工方終于松口,把“最后幾十厘米”的問題解決了。“那些天村干部每天步數(shù)都是2萬步朝上,路修完了,我們都曬成了‘煤球’。但村里的路修好了,村民沒意見了,我們心里就舒坦。咱村干部肯定站在村民的角度,只要合理合法,能爭取的利益都會盡力給大家爭取。”楊繼剛說。

解民憂,換群眾“順心”

2022年初,一位村民家的煤改電裝備壞了,打電話給廠家申請保修時,廠家反饋該裝備剛剛過了5年保修期,需要自費維修。村民不肯接受這筆費用,一氣之下就打了市民熱線。“我們第一時間來到村民家中,幫村民把這事兒捋清楚。”在跟村民了解情況的過程中,楊繼剛發(fā)現(xiàn)了“大問題”。“我隱約有些印象,他家在幾年前安裝的時候似乎就不太順利,好像是功率太小轉不動,過了一段時間后置換了一個功率更大的機器。”如果是這樣的,那么該村民的機器就應該沒到保修期!“你現(xiàn)在回家把當年的發(fā)票找出來,在不在保修期要看發(fā)票上的具體日期。”楊繼剛對村民說。村民半信半疑回到家,翻箱倒柜找出了發(fā)票,果然如楊繼剛所說,村里統(tǒng)一安裝后該戶曾換過一次機器,安裝日期要晚幾個月,所以仍在保修期內(nèi),一個難題迎刃而解。“楊書記,太佩服您了,我們家的事兒您記得比我還清楚!”村民感激地說。

“我們堅持單單必見、件件必爭,見面有溫度、析源有準度、解決有力度,不怕、不躲、不拖,迎難而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終達到讓百姓滿意。”楊繼剛說。

暢民情,保群眾“舒心”

春日的后青山村,綠樹鮮花掩映,道路寬敞整潔,楊繼剛騎著電動車在村頭溜達,這是他每天除了日常工作外的必修課。“小孫子放假回來了?”“漏水的地方修好了嗎?”他跟鄉(xiāng)親們打著招呼,對每家的情況都“門兒清”。“咱得做到心里有數(shù),誰家房子出租了,誰家遇到困難了,如果看到幾個村民本來聊得挺熱乎,一見我們來,馬上不聊了,這里面肯定有事兒,咱得打聽清楚了,是不是遇到了啥難事兒?村委會能不能幫幫忙?是不是對村干部不滿意?那就一起坐下來把話聊開了。”楊繼剛的嗓音略帶沙啞。

井蓋是不是牢固、公共區(qū)域是否整潔、垃圾桶清運做到位了嗎……“逛街”的過程中楊繼剛看得特別仔細,遇到問題,拿出小本子,刷刷記上。“每天看著村干部在村里巡視,我們心里踏實著呢!”村民李文成說。

“不僅是我,我們兩委干部都要出去轉、主動問、深入聊,年度獎金與服務百姓的成效都是掛鉤的。我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了他們分管的領域出現(xiàn)了問題,第一天提醒,第二天還提醒,第三天繼續(xù)提醒,如果還是沒有整改,說明你工作沒做到位,年底要扣獎金了。這是我們村的‘三遍提醒制度’。”

“村里老人都起得早,天不亮就出來遛彎,要是碰上什么事兒更睡不著,村里的年輕人要上班,什么時候能找我聊,也只能上班前,所以每天我不到6點起床,6點半肯定在辦公室待著了。”“早班”真的有不少人來找楊繼剛。就在前幾天,一位老大爺滿臉焦急,一大早就拿著一張飲水機的水卡找來了。“我這水卡里還有錢,現(xiàn)在換新卡不能使了,我打了好些電話他們公司也不來人咋辦?”“您先別急,我給您聯(lián)系一下。”楊繼剛一個電話打過去很快聯(lián)系上了該公司。“大爺著急著呢,您趕緊給人換上新卡,把老卡的錢充進去!十分鐘的事兒,一兩百塊錢對咱們村民都不是小錢。您做的都是便民的生意可得考慮長遠嘍。”很快,公司上門給大爺置換了新卡,大爺滿意地來到村委會,給楊繼剛豎起了大拇指。“事兒雖小,但是擱老百姓心里都是大事兒,我們得讓大家心里痛快。”楊繼剛說。

知其冷暖,明其所盼。后青山村兩委始終堅持“干群零距離”,堅信只要村干部的心是熱的,群眾的身就是暖的。該村黨支部落實區(qū)委基層治理年要求,在鎮(zhèn)黨委“鑒事、見人、建情”和“有事沒事轉一轉”主題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持續(xù)推進“三民三量三心”工作法,堅持見面解決態(tài)度、實干解決效果、真誠解決作風,讓干部成為百姓的貼心人,在解決一個個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中積累了民心,實現(xiàn)了“零訴求”,為城市副中心基層治理提供了一個良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