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調(diào)解糾紛的“情感大師”,是修電路、清下水的“維修工”,是看護小院平安的“保安員”,是小院里令人敬重的“大家長”……他就是玉橋街道藝苑西里社區(qū)志愿者——王慶春。

  退休后有了“新工作”

  64歲的王慶春是一名退役軍人,同時也是一名有著42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的四年間,熱心腸的王慶春開啟了為民服務(wù)的新篇章,除了參與社區(qū)志愿服務(wù)、群防群治工作等社區(qū)活動,修路燈、修大門、清下水道……這些“麻煩”事,他也始終放在心上。

  藝苑西里東街6號院是王慶春放不下的牽掛,小院共有18戶居民,王慶春是小院二十多年的“老住戶”,盡管在2021年隨著家人搬到了格蘭晴天小區(qū),但他依然每天早晨7點多準時來到小院“值守”,晚上6點“下班”回家,這仿佛成了他退休后的一份志愿服務(wù),但他樂此不疲地沉浸在這點滴的奉獻中。

  院里不少在市區(qū)上班的居民需要開車出門,但小院對面是兩個小區(qū)的停車場出口,因為一堵墻的遮擋有不少視線盲區(qū),曾經(jīng)出了幾次交通事故,王慶春就幫忙指揮,維持交通秩序。車走了之后,王慶春就清理小院里的垃圾,把大門一關(guān),開啟他一天的“值守”工作……

  王慶春總是“閑不住”,他發(fā)現(xiàn)大門的液壓閉合器關(guān)門速度太快,擔心有些老人走得慢容易被門夾住,就看著電路圖開始“搗鼓”,最后通過調(diào)節(jié)兩個螺絲的松緊,控制好大門閉合速度。王慶春“研究”小院里的定時路燈,路燈設(shè)定好自動開關(guān)時間,方便鄰居們夜間出行。

  除了維修工,他還是小院里的“情感專家”,院里誰家娘倆兒爺倆兒吵架鬧矛盾了,總會王慶春主持公道,“王叔,您說說我爸,他聽您的……”

  今年,6號院老舊小區(qū)改造項目正在不斷推進,王慶春協(xié)助社區(qū)挨家挨戶登門找鄰居簽署意見書。他說:“能為大伙多做點好事,我甘之如飴,不求名利,但求無愧于心。”

  “這都是順手的事兒”

  在許多人眼里的“麻煩事”,王慶春覺得“這都是順手的事兒”。

  “有些人下班回來,就隨便把共享單車停在6號院和4號院之間的空地。”王慶春介紹道,“十余輛自行車歪七扭八地堵在那,嚴重影響大家出行,光靠小巷管家次次整理擺放不是長久之計。”

  觀察幾天之后,王慶春發(fā)現(xiàn)附近兩個小區(qū)居民確實有停車需求,他一邊將亂停的單車推到存放區(qū),一邊聯(lián)系調(diào)度員嘗試是否能在此處設(shè)置固定共享單車存放區(qū)。經(jīng)過一番努力,在6號院與4號院之間,施劃了新的存放區(qū),方便兩院居民使用共享單車,有序停車。

  “火眼金睛”

  小院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王慶春都了然于心,更別說陌生的面孔出現(xiàn)在小院里……

  一天傍晚,王慶春吃完飯在院內(nèi)溜達,正碰見一對二十出頭的小情侶背著旅行挎包,前后腳徑直地往院里兩個不同的單元樓走,王慶春看著小伙子生就問道,“您是來干什么的,還背著一包印刷品?”小伙子心虛地回答:“我是來串門的。”

  于是,王慶春跟著小伙子進了單元門,“您找誰,這院里的人我都認識,您跟我說,我?guī)宜?rdquo;王慶春跟著小伙子一層一層地爬到六樓,“您是找這家嗎?”王慶春指著六層的一戶說,小伙子點了點頭,王慶春淡定地拿出家門鑰匙打開了門,小伙子傻了眼,“您找我有什么事?”王慶春看著小伙子通紅的臉說道,“我也不送您去派出所了,以后別再來了。”小伙子和同伴貼上的小廣告撕了之后灰溜溜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