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人民用優(yōu)秀作品為時代發(fā)聲

【人物介紹】

石一楓:新銳“新京味”作家,是中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也是“70后”京派作家代表。著有長篇小說《玫瑰開滿了麥子店》《紅旗下的果兒》《戀戀北京》《心靈外史》等,小說集《世間已無陳金芳》《特別能戰(zhàn)斗》等,曾獲魯迅文學獎、馮牧文學獎、十月文學獎、百花文學獎、小說選刊中篇小說獎等。

55.jpg

【人物專訪】

“人民養(yǎng)育了我們,我們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理應為人民說話”“我希望能像老舍等前輩一樣,在歷史長河中留下幾個被時代、被人民銘記的角色,這是作家最大的驕傲,也是為助力‘大戲看北京’文化品牌建設貢獻力量”,新文藝群體人才沙龍活動結束后,石一楓在專訪中如是說。 

石一楓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被視為“新京味文學”的代表作家。什么是“新京味”?石一楓認為,“文變染乎世情”,“新京味”的“新”與文本結構、寫作方式無關,而與寫作對象,即北京本身的變化有關。老舍創(chuàng)作的《茶館》展現了舊北京的整體面貌,劉恒創(chuàng)作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也完全拆解出20世紀90年代北京的特征。隨著時代發(fā)展,如今的北京與那時相比,已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F在的北京,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是極度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作為新時代作家,筆下關注的也不僅僅是胡同或者二環(huán)路里的生活,時尚的三里屯、國際范兒的望京、高科技范兒的中關村,都是他關注和書寫的對象;創(chuàng)作的人物角色也從“老北京”市民,擴展到來自五湖四海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新北京人”,人物形象也從個體戶、國家干部等傳統角色延伸到網紅、吃播博主、職業(yè)游戲選手等新興職業(yè)領域。

“小說是少數人寫、多數人看的大眾文體,好的小說都是復雜的,而這種復雜需要從蕓蕓眾生中尋找,脫離了人民的文藝作品,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石一楓說,無論是從藝術本質來說,還是從社會分工角度來看,作家創(chuàng)作的作品都必須為人民說話、為時代發(fā)聲。從現實生活中找到觀察時代的新角度,并不斷發(fā)現社會的新鮮元素,這是作家最基本的使命。正如石一楓的新作《逍遙仙兒》,描寫的就是“雙減”后北京的教育生態(tài)。

11.jpg

對于正在推進的“大戲看北京”文化品牌建設,石一楓認為,“多大的戲都是人演的,都是演人的,都是人物的戲”,而作家的任務就是給“大戲”提供能標定這個時代的人物角色,讓后人談起這個時代,想到的就是這幾個人物。 正如現在的人說起老北京,就會想到《駱駝祥子》里的車夫祥子,《龍須溝》里的“程瘋子”。

目前,石一楓正在創(chuàng)作一部關于北京回天地區(qū)的作品。他介紹,市文聯得知其想法后,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不僅在當地租好了房子,還幫忙聯系街道和居委會。半年多來,石一楓多數時間都在回天地區(qū)采風,真正走進當地居民的生活,去感受他們的所思所想、情緒表達和節(jié)奏變化,“我也在等待自己的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