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絕代大運河!

當清風拂過,萬物生機勃發(fā),仿佛連時間都被這條蜿蜒的水道牽引,與它昔日的輝煌同頻共振。大運河,作為世界最長的人工河流,歷經(jīng)風雨,見證了華夏文明的步伐與繁盛。她不僅是一條運輸?shù)耐ǖ?,更是一條承載著文化、歷史與記憶的精神紐帶。

為紀念大運河成功申遺十周年,北京日報、北京市通州區(qū)融媒體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報聯(lián)合開展“話說運河 探尋瑰寶”系列采訪活動,歷時兩個月跨區(qū)域聯(lián)合融媒體報道,只為探尋運河沿線城市博物館和城市地標,發(fā)掘運河古老文脈,講述運河全新故事。我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向讀者報告,此次大型采訪活動今天收官。

由北京日報、北京市通州區(qū)融媒體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報組成的融媒體采訪編輯設計團隊,前排左起:劉小輝、關一文、鮑麗萍、曲經(jīng)緯、王垚之、陳冬菊、金可、王倚劍、程俊娣、馮維靜、崔偉瑋;后排左起:常鳴、沙澎澤、呂權儀、李博文、張釗齊、王治家、趙鵬、池陽、黃漠、張群琛、王晴、陳節(jié)松、張斌、姜煜。本報記者 唐建/攝

古老水路承載千年歷史印記

半天下財賦悉由運河水路北進,支撐起一代代王朝的“國命”。這條黃金水道,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運輸途徑之一,其歷史源遠流長,幾千年來宛若“高鐵”一般高效且繁忙。自吳王夫差開鑿以來,運河便成為了南北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紐帶。

運河的開鑿始于2500年前,吳王夫差的第一鍬不僅讓人工開鑿運河的偉大構想在歷史長河中萌芽,更開啟了水路運輸?shù)男聲r代。這條連接南北甚至局部貫通東西的水路,猶如一條巨龍,將運河南北的城市和鄉(xiāng)村緊密相連,推動了商品、思想與文化的流通。自古以來,運河沿岸的每一座城市,都在她的滋養(yǎng)下生根發(fā)芽,共同演繹著中國的歷史豐碑,為后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推動著中華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

伴著清清運河水泛起的漣漪,北京日報、北京市通州區(qū)融媒體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報先后派出5個采訪團隊,以數(shù)十人的規(guī)模接力出行。一批批文字記者、攝影記者與視頻記者們逐水而行,先后來到大運河京津段、山東段、江浙段,歷經(jīng)北京、天津、滄州、德州、濟寧、徐州、淮安、揚州、鎮(zhèn)江、無錫、嘉興、湖州、杭州等18座城市。

在北京通州,記者團置身于城市副中心的建設現(xiàn)場,目之所及,昔日的倉庫、碼頭正在變身為文化與商業(yè)的新地標。泛舟運河,映入眼簾的不僅是城市的現(xiàn)代化建設,更有歷史的傳承與交融。運河文化在這里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成為連接傳統(tǒng)與未來的橋梁。

南下?lián)P州,這座因運河而興盛的城市,擁有“七河八島”的獨特水系與聞名天下的園林盛景。夏日時節(jié),瘦西湖的柳枝搖曳,沿湖而行,似夢回千年前的大運河,視線觸及的每一處都是令人心動的風景。在揚州八怪的筆下,運河不再只是運輸?shù)墓ぞ撸俏娜搜攀坑螝v的場所,賦予了這一條古老水路新的文化內涵。

再走一步,來到杭州。在這里,記者團遇見了一位位運河文化的忠實守護者,每年都會自發(fā)宣傳有關運河的文化,向年輕一代講述運河的魅力和歷史。那一刻,我們都感受到一種文化自信的力量。

今年是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記者團有幸見證這條文化長河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fā)展?;厥走^往,運河不僅是物質運輸?shù)耐ǖ溃俏幕涣鞯臉蛄?。前人以辛勤付出和智慧,構建起這一條豐富而多元的文化脈絡;后人更需肩負起保護與傳承的使命,讓運河文化帶的宏偉歷史不僅千年不朽,更要在今后繼續(xù)與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

探文化瑰寶運河展露新風采

在悠久的人文與歷史背景下,運河沿線孕育出一代又一代文化名人與能工巧匠,無論是詩人、畫家,還是學者、工匠,都在這條千年水道上,沐浴著靈感的甘霖。從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佳作頻現(xiàn)到宋代畫家范寬的雄渾山水,運河為他們提供了無窮的創(chuàng)作動力。如今,透過一座座運河沿線的博物館,我們得以窺見那一段輝煌的歲月,悠久的歷史如同波光粼粼的水面,向我們緩緩敘述著往昔的故事,這也正是我們此行的初衷。

在這條黃金水道上,曾有無數(shù)船只穿梭。漕運不僅是物資的運輸,更是文化的交流。我們努力記錄下運河承載著的獨特歷史印記,記錄它流淌出不同的文化氣息。

踏行運河沿線的城市,他們猶如璀璨的明珠,各自閃爍著歷史的光輝。衡水段的甘陵書院與龍鳳貢面,不僅是文化與飲食的象征,更是歷史傳承的見證。

在山東濟寧段,南旺樞紐的建設更是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土木工程的智慧與成就,確保了運河的暢通無阻。這些城市在運河的滋養(yǎng)下,不斷發(fā)展壯大,成為一處處文化發(fā)源地。

揚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更是收藏著豐富的歷史遺物,如東漢時期的彩陶魁,向世人展示著運河的歷史魅力。

今天的運河新風采依然風華絕代。八方貨物由運河而來,順運河而去,書寫著一段段新故事。

越往南行,我們越是感悟深刻,在未來,我們應繼續(xù)保護永遠傳承這條偉大的水道,讓大運河的文化與精神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璀璨的光彩。無論是歷史的回顧,還是文化的傳承,這條運河都將繼續(xù)在我們的生活中流淌,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通途。

行走歷史運河文化綻放光彩

千百年來,逐水而歌的商旅隊伍在鵝卵石鋪成的運河碼頭上卸下麻布與稻谷,背著茶葉與綢緞,穿行于一條條連接千年的街道。重走運河沿線,北京日報、北京市通州區(qū)融媒體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報記者團走過一座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仿佛踏上通往另一個時代的旅程,得以重新融入那一個個物資繁榮、文化交融的歷史時代。

我們舟行千里運河,我們走過沃土良田??崾顣r節(jié),我們邁入近40攝氏度的高溫蒸烤模式。夏日炎炎,當一座座古鎮(zhèn)、碼頭人煙稀少之時,記者團的文字記者、攝影記者與視頻記者們還在高溫下集體外出采訪、拍照、出鏡……“這么熱的天,我們當?shù)厝硕己薏坏猛砩喜懦鲩T,你們真是太敬業(yè)了。”一位位受訪者留下了這樣的話語,紛紛為記者們點贊。

在山東,記者團在竹竿巷、總督府等地標見證了孔孟文化的傳承;在揚州的“七河八島”生態(tài)奇觀中,運河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得以展現(xiàn)。教育也是傳承運河文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衡水段的河畔,近300年歷史的甘陵書院內瑯瑯讀書聲不斷,這里已化身故城中心小學,仍在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的運河學子,讓更多人了解運河的歷史、文化和重要性,在心中種下對這一文化遺產的敬畏與熱愛。

在采訪中我們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也在運河保護與文化傳承中大顯身手。嘉興的大運河數(shù)字詩路e站南湖體驗中心用數(shù)字化方式,以詩串文,以宋韻文化、運河文化內涵挖掘展示為重點,整合了山水詩、非遺文化、耕讀文化等文化資源,運用大量AR、VR、影像技術應用,通過圖文展示、多媒體互動、3D模型展示等疊加融合的呈現(xiàn)手段,對運河山水資源和文化資源進行展示,生動呈現(xiàn)出江南運河、大美嘉禾的人文底蘊,化身一座集互動演藝、童蒙研學、圍爐煮茶、文化交流、數(shù)字體驗、娛樂打卡于一體的“運禾館”。

跨越千年時光,往返數(shù)千公里路程,本次聯(lián)合采訪不僅見報20余個整版稿件,更同步推出一系列短視頻,并在央廣網(wǎng)、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通州發(fā)布等各級新媒體平臺刊發(fā),打造出“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10周年”大型融媒體產品。

萬里河山,生機盎然。綠色發(fā)展與文物保護正在提速,藍綠交織的版圖正持續(xù)擴展,億萬中國人共同維護的中國大運河新畫卷徐徐鋪展。運河的故事歷久彌新,將繼續(xù)在我們的生活中流淌,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橋梁。讓我們共同守護這條古老而美麗的水道,讓運河的文化在新的時代繼續(xù)綻放光彩,讓這條偉大的水道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讀者朋友們,再見!敬請期待我們將于9月中旬推出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大型系列報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