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來北京城市圖書館,藏書豐富,閱讀環(huán)境也好!就是附近的停車位能再多點,離圖書館再近點就更好了。”家住城區(qū)的李女士在停車場外等待無人接駁車時說。這樣的情況有望于近期得到緩解。近日,記者從北投集團了解到,三大文化設施的共享配套設施項目即將于6月底竣工,7月1700個停車位有望面向市民啟用。

自運營以來,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組成的三大文化設施為副中心及京津冀帶來了更豐富的文化資源,吸引著北京及周邊地區(qū)游客前來參觀、學習,在此流連忘返。但在此過程中,有部分人表示三大文化設施周邊的交通配套仍有待提升。

以軌道交通出行為例,目前,三大文化設施周圍距離最近的地鐵站分別是地鐵6號線的郝家府地鐵站和地鐵1號線的土橋地鐵站,兩站離三大文化設施都有近2公里的路程。然而地鐵站周邊共享單車配置有限,經常出現無車可騎的情況,游客需要換乘公交線路再步行一段距離才能抵達目的地。

對于來自京津冀乃至更遠地區(qū)的自駕游客來說,三大文化設施附近的停車空間主要集中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7號與12號停車場,但在停車后也要步行近1公里或乘坐無人接駁車。在天氣和煦的時節(jié),這樣的距離可能還較為容易接受,可在冬夏兩季,在戶外等車和步行都不免會讓游客有所顧忌。

“共享配套設施投入使用后,這一情況將得到有效緩解。1700個地下停車位能夠為驅車到訪的游客提供離目的地更近的泊車空間。”城市綠心三大公共建筑共享配套設施項目北投集團三大建筑項目部工作人員董少峰介紹,該項目位于三大文化設施地下,共有兩層,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包含4.9萬平方米的軌道交通預留工程,建成后可實現M101、M104兩條地鐵線路的連通換乘,將成為串聯起三大文化設施內外的重要通道。

上海寶冶集團城市綠心三大公共建筑共享配套設施項目1標段質量員楊鳳明介紹,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裝飾裝修、機電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整體進度已經達到95%,預計6月底完成各項施工,1700個停車位有望在7月底投入使用。您可能會問,規(guī)模如此巨大的共享配套設施,它的出入口在哪里?答案是“到處都有”。

據介紹,除了與三大文化設施相連的出入口之外,共享設施還在三大文化設施周圍分別設置了9個汽車坡道出入口,每個建筑周圍都有3個出入口,確保從各個方向到訪的車輛可以就近進入地下的8個停車區(qū)域。

不僅如此,在三大文化設施之間的地上景觀公園中還“藏”著18個步行出入口,這些出入口分別對應了18處下沉庭院,通過這些庭院,游客可以直接從地上進入設施的地下二層。

這些下沉庭院各具特色,1號庭院位于北京藝術中心地下西售票處旁,庭院里立著一面近15米高、35米寬,面積約500平方米的攀緣墻,待到爬山虎、紫藤花、凌霄花等攀緣植物爬滿墻面,想必會給游客留下深刻的“綠色印象”。

要論藝術性,8號庭院的藝術墻面也絲毫不差,墻面上如水墨流動的花紋將“灰、白、黑”三色融合的相得益彰。如果您在尋找能拍攝出北京城市圖書館最恢弘角度的位置,那10號庭院絕不會讓您失望,“銀杏樹林”的一角從庭院上方探出,盡顯大氣磅礴之勢。

其中,最特殊的還要數5號庭院,因為這座環(huán)形庭院的中央,就是小圣廟遺址展示工程。當您登上階梯來到地面上的展臺,向下能看到玻璃地板后的運河遺址,抬眼則是環(huán)繞四周的三大文化設施和不遠處的“綠心之眼”,可謂是見證運河湯湯古今交融的又一“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