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圍墻該如何改造?是只簡單地翻新,還是增加其功能性。如果選擇增加功能性,又該增加什么樣的功能性,如何去增加?在不斷的探索中,海淀街道找到了答案。

日前,位于海淀路北側一段300余米的老舊圍墻,不僅舊貌換新顏,更是化身為一面“會說話的墻”,成為市民紛紛前來打卡的“墻上博物館”。這項改造工作也成為海淀街道持續(xù)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試點案例之一。它轉變“圍墻”作為社區(qū)和街道片狀隔離界面的固有思維,將其改造為有“厚度”,有“溫度”,可“閱讀”,可“體驗”的多功能復合型公共設施。

城市更新創(chuàng)新理念的試驗田

海淀路北側一段300余米的圍墻,在日積月累中變得破敗。“因為年久失修,這里已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同時,它的形象也與周邊環(huán)境格格不入。為了改善這個情況,街道辦事處聯(lián)合責任規(guī)劃師,對這段圍墻進行了整體提升改造。”海淀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副科長王閏開介紹。

從2022年起,依托海淀區(qū)責任規(guī)劃師制度,海淀街道挖掘首都高校專家智庫資源,指導街區(qū)層級的城市更新實踐,將海淀街道打造為城市更新創(chuàng)新理念與模式的試驗田。海淀街道責任規(guī)劃師付斯曼告訴記者:“海淀街道擁有豐富的科技、創(chuàng)新、智力資源,城市更新工作要挖掘海淀街道文化特色,實現(xiàn)共創(chuàng)共治。街道并不滿足于僅將其復原為功能單一冰冷僵硬的圍墻,而是與責任規(guī)劃師、設計團隊緊密協(xié)作,提出打造‘墻上博物館’的設計理念。轉變‘圍墻’作為社區(qū)和街道片狀隔離界面的固有思維,將其改造為有‘厚度’,有‘溫度’,可‘閱讀’,可‘體驗’的多功能復合型公共設施。”

在緊鑼密鼓地改造中,這段破敗的圍墻,變成了吸引市民前來打卡的網紅“墻上博物館”。一直居住在這里的居民張阿姨說:“原來這面墻破損嚴重,存在安全隱患,看著還老舊,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我們住在這里不僅有休息的地方,還有各種展覽可以看,真是太好了。”

讓“冰冷”的圍墻更有“溫度”

海淀路“墻上博物館”,這里正在展出首期主題為“我們的青春”的展覽。一張舊時的照片,一幅稚嫩的手繪,一句暖心的話語,一段傾吐的日記,一封泛黃的書信……都在講述著精彩不一的故事,共同見證了時代變遷。

“內嵌入墻體的玻璃展窗,與‘海街驛站’相結合的落地展柜,外掛的長條縫隙式展窗……這些展覽設施,均可以方便地更換展品,以利于定期舉辦各類展覽,使‘墻上博物館’的內容常換常新。”王閏開說道。

王閏開介紹,在具備展覽功能的同時,這里還利用墻體需躲避設備井蓋形成的內凹空間而設置了四處供市民短暫休息交流的“海街驛站”。驛站墻面采用白色預制鏤空混凝土花磚,兼具懷舊感和現(xiàn)代性,也增加了圍墻的透明度,使社區(qū)內外相互滲透。“驛站內設有混凝土預制桌椅等設施,以便市民候車、短暫休息及交流,當人們在其間或閑坐,或交流、或觀展時,其本身就成為街道日常生活的展示場景,生動而鮮活。除此以外,海淀老地名也通過使用激光內雕技術,以玻璃磚的形式雕刻砌筑于墻體之中,在燈光的映照下,使人憶古撫今,鉤沉海淀歷史記憶,強化街區(qū)文化氛圍和歷史厚度。”

一位路過的北大學生表示,這堵改造后的圍墻讓整條街都感覺不一樣了,“那邊裝了一些燈光,如果晚上從學校出來還挺溫馨的,我覺得這個街道更有人氣了。”

“相較于傳統(tǒng)的圍墻翻新,此次更新改造使用與圍墻翻新同樣的建設成本,把圍墻從隔離功能提升為具有文化屬性的公共空間,使圍墻實現(xiàn)了從設施到空間、從破舊到美觀、從單一功能向復合多元功能轉變,同時增補了文化休閑空間,提升了街區(qū)品質,激發(fā)了街區(qū)活力。”付斯曼補充說明。

新穎的空間形式吸引了眾多居民和高校師生圍觀、打卡,來自北京林業(yè)大學的設計師蔡凌豪說:“墻上博物館的設計打破圍墻作為社區(qū)和街道片狀隔離界面的固有思維,在狹小的線性空間中,集成了戶外展館、公共家具、候車站廊、互動裝置等多種功能,將原本功能單一冰冷僵硬的圍墻轉換為有厚度、有溫度、可閱讀、可體驗的多功能復合型公共設施。”

海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林日盛說:“伴隨墻上博物館的開幕,發(fā)揮海淀責任規(guī)劃師制度優(yōu)勢,海淀街道即將迎來一系列富有創(chuàng)意的市民文化活動,一批提升百姓身邊生活環(huán)境的小微公共空間更新。期待在共創(chuàng)共治的愿景下,共同營造海淀街道的美好未來!”

用“我們的青春”展望未來

“墻上博物館”開幕的首期展覽,主題為“我們的青春”。展覽邀請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共同參與策展,作為北大、北林、海淀街道共建文化活動,共同尋找并記錄那些激揚時代和悸動年華的青春故事,以圖文記錄、口述記憶、互動音畫等豐富的生動展陳形式呈現(xiàn)。

負責本次策展工作的北大文博學院老師王思渝表示:“這次展覽非比尋常,我們將口述史等工作手法應用在了公共空間的展覽策劃中,期待這里可以成為海淀街道與北大的交流墻、共建墻,不斷煥發(fā)新的魅力。”

本次展覽挖掘海淀的發(fā)展史、海淀人的生活史及創(chuàng)業(yè)史,展現(xiàn)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對未來的期冀與夢想,這是海淀之所以成為海淀的“精神”底色。通過多種設計手法,“墻上博物館”提供了豐富的展陳模式,呈現(xiàn)“精神”記憶。海淀街道通過將“墻上博物館”的構建作為街區(qū)改造更新實踐的起點,以線帶面,推動街區(qū)活化,促進業(yè)態(tài)更新,激發(fā)人文復興。正如一位居民所說,“這個展覽櫥窗里面放置的一些老物件兒,承載了大家的青春回憶?;貞浧鹪浽谶@兒生活的點點滴滴,確實令人觸動,更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

“墻上博物館”的改造,讓不會“說話”的墻,變?yōu)橛涗浉鱾€時代青春的陣地,延續(xù)了無數(shù)海街故事,記錄了多元發(fā)展變化。這面展墻,不僅建在了海淀路社區(qū)的路上,更豎在了公眾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