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北京城中軸線最北端的鐘鼓樓,與周邊的傳統(tǒng)街巷、平房院落、新老業(yè)態(tài)共同構成了中軸線上最為典型的市井生活特色地區(qū)。68歲的安定門街道鐘樓灣社區(qū)居民范來友生于此、長于此,站在自家小院里抬眼望去,藍天下的鐘樓鼓樓相望而立,這是許多人心中美好的京城景象,也是與范來友朝夕相伴的珍貴記憶。

鐘鼓樓下曾是知名商業(yè)區(qū)

晨光絢麗,范來友走出家門,不出1分鐘就到了人流熙攘的鐘鼓樓下。踢毽子、舞彩綢、抽陀螺、跳繩……每天,都有很多市民在廣場進行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范來友亦是如此:“就跟年輕人上班打卡一樣,早起收拾妥當就得奔這兒來,一天不來都覺得缺點什么。”

“北京過去有句老話‘東單西四鼓樓前’,這里當年可是北京城里屈指可數(shù)的商業(yè)區(qū)。早年間,不少商販和民間藝人在此經商賣藝,這里也曾被稱為‘小天橋兒’。”范來友回憶道。不僅如此,鐘鼓樓文化廣場還是很多人心目中健身休閑娛樂勝地。周邊胡同里的老街坊,抑或慕名而來的健身愛好者,甚至是遠道而來的外國友人,大家都能因為一個毽子、一根跳繩很快熟絡起來,交流切磋、不亦樂乎。生活在鐘鼓樓腳下的人們大多居住在平房四合院,穿胡同走巷子,保留著老北京的生活氣息;絡繹不絕前來打卡的游客,爭相參觀、感受、體驗鐘鼓樓蘊含著的獨特魅力。老北京的煙火氣與文化味相互交織,成了鐘鼓樓周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對范來友而言,無論是自己的朋友圈、娛樂圈還是生活圈,鐘鼓樓都是絕對的“主角”。從廣場向北,鐘樓下的石碑、石階,是兒時范來友與伙伴們嬉戲的“樂園”;從廣場向南,鼓樓下曾經有一個大舞臺,說相聲的、耍雜技的都在這里表演。每當有表演的時候,鼓樓里面的臺階上坐滿了觀眾。范來友家老一輩也是表演雜技的,小時候他還在這里看父親和姐姐表演自行車和獨輪車雜技。

“記得那會兒的表演門票是1毛錢一張,我們這些小孩兒沒錢買,就側著耳朵趴在門縫上聽。”回憶至此,范來友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仿佛五六十年前的場景還在眼前。

四合院內環(huán)境優(yōu)美又宜居

日上三竿,結束了晨練的范來友招呼上三五好友,一同向自家小院走去。鼓樓腳下左轉進了鐘樓灣胡同,第一個轉角處就是他居住的90號院。

“今兒邀請大伙兒一起來看看我們小院的新變化。”小院里支起小桌、泡好茶水、眾人落座,聊起這座百年小院和周邊胡同的歷史變遷,范來友打開了話匣子:“打我爺爺那一輩起,我家就住在這個院子里。有句歌詞唱道‘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里玩耍’,歌里唱的雖然是前門情思,卻也正是我們一家人與鐘鼓樓之間的真實寫照。”

不過,早些年范來友對小院和胡同的印象,與現(xiàn)在可是有著不小的差別——首先是擠,三進的小院里,最多時住進了20余戶人家;其次是澇,因為地勢低,一到雨季院里就積水,最深的地方都能養(yǎng)魚;第三是泥,下雨天不管穿什么鞋出門,一腳下去保準陷在胡同的泥路里。

暮去朝來,隨著老城復興、街區(qū)更新、背街小巷治理、“美麗院落”打造等一系列工作的深入開展,古建、四合院棲身的胡同、街巷開始有規(guī)劃地系統(tǒng)治理,恢復曾經的風貌。范來友一家住的小院、胡同也在悄然改變——院內拆除違建、老房子統(tǒng)一翻建、水電表入戶、上下水更新、低洼院增高,公共區(qū)域里安上了感應照明燈;胡同里青磚灰瓦、紅門綠格窗和仿古的街燈,與鐘鼓樓的高大巍峨相得益彰;從院內到胡同,一水兒的透水青磚,“再也不用為下雨積水犯愁了!”

如今,經過整治騰退的小院內住著7戶居民,空間寬敞了、環(huán)境變好了,喜愛花草的范來友在院里種上了蘭花、茉莉、葡萄,生活也更加愜意了:“擁擠的大雜院變身整潔幽靜的四合院,狹小的胡同寬敞多了,出門遛彎處處是景,咱這小院生活,別提多美了!”

中軸線上熱心巡邏保平安

夜闌人靜,當家家戶戶逐步開啟休息模式時,范來友卻穿上統(tǒng)一的“治安志愿者”服裝,戴好紅袖標、紅帽子、工作證,拿上一把手電走出家門,迎來一天中最為忙碌的時刻。鐘樓灣社區(qū)有11條胡同、2300余戶居民,為保一方平安,社區(qū)成立了夜巡隊,熱心的范來友成為其中一員。

“走,咱們老哥幾個溜達溜達。”范來友和隊友們互相招呼道。最早,這支夜巡隊起名關門隊,主要任務是幫粗心的居民關門防盜,后來逐步拓展到消防、衛(wèi)生、管道維護、指路等許多方面。有沒關院門的上前看一眼、幫忙關好,有門鎖壞了的及時告知居民修理,有外賣、快遞“小哥”天黑不認路給指一下,有隨意擺放的共享單車整齊擺放好,有突發(fā)情況及時處置……7年時間里,由范來友和另外3位老黨員王廷玉、張蔭溪、趙建中組成的夜巡隊足足為大家守護了2500多個夜晚,寒來暑往風雨無阻。

近年來,鐘鼓樓及周邊地區(qū)有了很大改變。2021年,鐘鼓樓周邊申請式退租項目啟動,很多居民根據(jù)實際需求選擇了退租。“從我的爺爺?shù)轿业暮⒆樱覀円患宜拇硕忌钤谶@里,真心不舍得離開。”本來可以在房屋騰退時住進樓房的范來友選擇留下,繼續(xù)與胡同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相伴。

環(huán)境好了、治安好了、人氣旺了……跟著范來友走在鐘鼓樓周邊的胡同,聽他講述最多的依然是這些年胡同發(fā)生的變化。偶爾遇上老街坊,雙方熱情地打著招呼。“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離不開平安祥和的底色,離不開百姓的安居樂業(yè),能為守護好每一個小家、建設好社區(qū)‘大家’做點事,我覺得挺自豪的。”說起這些,范來友臉上洋溢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