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前夕

順義區(qū)高麗營鎮(zhèn)閆家營村的孫寶德

都會十分忙碌

他是孫氏糕點模具制作技藝

第五代傳人

一個個精美的糕點模具

在他手中誕生

為中秋增添了一份團圓味

孫寶德介紹糕點模型背后的故事。

孫寶德17歲開始學(xué)習(xí)技藝,至今已有52年。走進他的工作室,造型多樣的糕點模具和糕點模型一下子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大的、小的,圓的、方的,花卉的、人物的、文字的……各種類型的模型擺了一墻,精致美觀的圖案讓人驚嘆不已。

孫寶德制作模具。

各式各樣的糕點模型。

這項技藝起源于清朝光緒年間,已有240多年歷史,以雕刻精致、種類繁多、傳統(tǒng)套路完整為特色。模具選用的木料多是百年以上樹齡的杜梨木,經(jīng)過設(shè)計、胚胎、作地、光漆、畫印、雕刻、烘烤、磨活、作里拋光、配木作紙盒等十余道工序制作而成。浮雕陰刻的手法在民間雕刻中極為罕見,孫氏傳人們一刀刀雕刻出千姿百態(tài)的糕點模具,讓色香味美的糕點更加精致、美觀。

百福餅?zāi)!?/p>

第二代傳人曾為慈禧太后大壽制作賀壽糕點模具,目前被收藏于故宮博物院,之后孫氏家族還為稻香村食品廠、桂香村食品廠、宮頤府食品廠、大橋道食品廠等廠家制作模具。1984年,孫寶德和父親孫富為鄧小平同志制作了百壽餅?zāi):桶俑o災(zāi)?,分別刻101個篆字“壽”和“福”,字形各不相同。

老壽星和兔兒爺糕點模型。

“不同的模具,雕刻時的手法也不一樣,深淺、圖案中的情感表達都要不斷嘗試。簡單的模具三四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復(fù)雜的就要花時間反復(fù)琢磨。”孫寶德介紹,“這個兔兒爺?shù)难劬?,要有笑的狀態(tài);這個老壽星的胡須,我用了一周的時間雕刻。”說起自己的作品,孫寶德有說不完的話。

各式各樣的糕點模具。

面對市場上大規(guī)模機器生產(chǎn)的月餅,孫寶德表示:“機器做的月餅樣子死板,不如咱們手工做的活泛、柔和,味道也不一樣。最重要的是,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咱們必須得堅持。”

孫氏糕點模具制作技藝發(fā)展至今,并不是墨守成規(guī)的,孫寶德結(jié)合市場需求,進行了突破創(chuàng)新。“我參考孩子們的喜好,制作了光頭強、熊大、熊二等卡通形象的模具,將傳統(tǒng)文化和流行趨勢相結(jié)合。”孫寶德介紹。

孫氏糕點模具制作技藝在2007年被列為北京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今,孫寶德的兒子、女兒都傳承了這門手藝,正在不斷精進。孫寶德笑著說:“我孫子還說,‘爺爺,趕明兒我也和您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