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興區(qū)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八批《大興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根據(jù)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安排,將履磕村高蹺會、北曹高蹺會、于家務五虎會、古舊書畫扇面修復技藝、花餑餑制作技藝等五個項目,列入第八批《大興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履磕村高蹺會》

履磕村雲(yún)仙聖會,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間,起會在履磕村東大廟,由大狼垡村的師傅傳至該村,是一種附帶固定道具的音樂舞蹈,其隸屬于民間花會范疇,源自祈求農(nóng)事的風調雨順和豐收年景的酬神活動。

演出主要以水滸人物、故事為版本題材,表演形式有一人表演、雙人表演、多人組合表演等。在表演技巧上,男角色要耍出“威風”,要求威嚴挺拔,不怒自威;女角色要展現(xiàn)“媚態(tài)”,要求男扮女裝的演員,要施以彩妝,描紅點綠,纖腰蘭指,夸張表演出女子嬌羞之態(tài);丑角兒則以“逗趣”為主,要逗得生動、輕巧、幽默。雲(yún)仙聖會會曲譜約有312首曲子,已整理在冊,能上會配合表演,例如《一百單八鞭》《醉打山門》《鸚鵡對答》《桃園結義》等。

《北曹高蹺會》

北曹高蹺遠近聞名,從清朝光緒年間到現(xiàn)在已近140年歷史,高蹺腿高4尺6寸,演員腳踩木蹺,身著戲裝,一般以舞隊的形式表演,舞隊人數(shù)十人至數(shù)十人不等。舞者扮演梁山好漢故事角色,服飾多模仿戲曲行頭;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絹、鑼鼓等;表演形式有“踩街”“撂場”和“定點臺子”三種形式,角色間多單舞、對舞、群舞等。

高蹺演員要經(jīng)過系統(tǒng)學習基本功和訓練才能上蹺表演。由于高蹺動作技巧多、難度大,所以廣場、街道是表演的最佳場地,其表演場面紅火壯觀。

《于家務五虎會》

于家務村位于安定鎮(zhèn)的東南部,清朝末年,村里大戶齊德海聘請?zhí)鞓蜷_國術館的劉德勝及徒弟白瑾、盧寶奎來村里教武,傳劈掛拳及三皇炮錘拳。劉德勝推薦的一位鐵營韓師傅來村里給在城里開買賣的韓慶亨看家護院,韓師傅傳五虎棍。到民國二十一年,村里練習五虎棍的青年很多,于是村中十位喜愛五虎棍的人家發(fā)起組織了五虎會,發(fā)起人自愿捐出土地進行資助,使五虎會活動起來。

五虎會由特定人物臉譜、服裝及演出的故事情節(jié)組成,有獨特的套路表演。出會的過程從安旗到拜祖師,遇茶桌,遇其他花會的禮節(jié),都有一定的程式,具有極高的民俗價值。演員是從眾多自發(fā)練習少林武功的年輕人中優(yōu)選出來的,出會是人與人之間、鄰里街坊之間、村與村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的過程,創(chuàng)建了和諧的社會關系。

古舊書畫扇面修復技藝

古舊名家書畫扇面的修復與重裝傳承于清末民國時期的琉璃廠尚古齋和北京榮寶齋,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這項技藝對于古舊名家書畫扇面是延續(xù)生命的搶救性修復,是對古代書畫名家文化精華的保護與延續(xù)。傳承人陳延君跟隨王辛敬老師學習,王老師是榮寶齋裝裱修復專家,經(jīng)過王老師耐心細致的傳授,使陳延君的扇子修復得到系統(tǒng)化的學習與實踐。打破以往折扇小修小補的格局,解決了以往折扇修復治標不治本的老問題,在大興開辦了錦文齋扇面修復工作室。

古舊名家書畫扇面的修復與重裝工序復雜,要求工作者有極大的耐性,高度集中注意力,學習三至五年以上才能獨立完成的一項艱巨任務,真正做好需要十年磨一劍的功夫。修復好的扇面重新裝上扇骨,可以繼續(xù)搧風、把玩、欣賞、收藏。已修復的《張大千人物畫扇面》《啟功的荷花扇面》《浦儒山水畫扇面》等得到收藏家與業(yè)界的認可與好評。

花餑餑制作技藝

花餑餑制作技藝起源于民國初期,可以做成各種形狀,就像工藝品一樣,有許多栩栩如生的花樣。大興民間藝人王秀云所制作的花餑餑形式多樣,技藝獨特,為當?shù)厝罕娝Q道,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傳承四代,歷經(jīng)滄桑歲月,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

京味花餑餑制作技藝歷史悠久,由那些鄉(xiāng)村巧手以及他們的祖祖輩輩,用凝結著樸素的民族情感和民俗文化的雙手,譜寫著民族藝術史中無聲的樂章。在延續(xù)傳統(tǒng)文化、反映北京地域特色、提高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大興區(qū)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