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第二季度
【助人為樂】都曉杰:聚合微光力量 十五載公益路將世界照亮
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24-04-30

都曉杰,男,1985年5月生,中共黨員,廣藝家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作為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青年,曉杰將志愿服務融入創(chuàng)業(yè)之路,熱心公益事業(yè)十五載。他扎根社區(qū),舉辦公益活動2500余場,所打造的公共文化空間吸引40余萬人次參與;向街道困難群眾、困境兒童等累計捐贈73.9萬元,將關愛與溫暖融入社區(qū),助力社區(qū)建設。曾獲2012年北京市萬名孝星、2017-2022年度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先進個人、“2023北京榜樣”年榜人物等榮譽稱號。

百折不撓 反哺報恩 用公益回饋社會

都曉杰來自山東的一個小漁村。母親因小腦萎縮,常年生活無法自理,他靠勤工儉學和助學貸款,考上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此時,他的父親卻突發(fā)腦梗,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為繼續(xù)學業(yè),都曉杰只能把母親交給鄉(xiāng)親照顧,自己將父親背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邊上學邊給父親做康復治療。

在最困難的時候,社會上一個個“好人”從四面八方向都曉杰伸出了援手。一條條陌生人發(fā)來的問候短信,成了鼓勵他繼續(xù)前行的動力。都曉杰的手機上,至今仍保留著一連串陌生人的聯(lián)系電話,每個人名后備注“好人”二字。正是這些“熟悉的陌生人”,讓他堅定了反哺報恩,篤行公益的信念和決心。都曉杰說:“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給我?guī)椭,F(xiàn)在,我要將陌生好人給我的愛和溫暖,傳遞給更多人。”

服務居民 傳承公益精神 助力未成年人成長

都曉杰以社區(qū)為陣地,建成一支藝術專家、心理專家、科學家、學家等200余人組建的社區(qū)建設專家顧問團,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深入調研社區(qū)情況和居民需求,打造公共文化空間及系列特色品牌活動。截至目前,開展公益活動2500余場,吸引40余萬人次參與。“中軸線公益科學家俱樂部”等數(shù)個多元特色活動受到國家級、市級、區(qū)級新聞媒體的關注和百余次報道。

都曉杰組建了由620 名青少年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隊累計服務4000余小時。引進故宮金牌導游資源,培育“中軸線小小講解員”志愿服務項目,以家庭為單位,參與文化場館保護與發(fā)展,讓大眾更加深入了解北京中軸線承載的文化底蘊,更好地向世界傳達中軸線脈之美。志愿者們得到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中心的褒揚。

都曉杰還積極參與創(chuàng)辦了西城區(qū)“馬院進社區(qū)”項目,聯(lián)系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14所高校師生走進社區(qū),以“弘揚中華文化經(jīng)典 唱響時代主旋律”為主題講授黨課,助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此項目覆蓋西城區(qū)15個街道、263個社區(qū),受眾人群超過20萬人。

扶貧助農(nóng) 彰顯新時代青年擔當

在社會公益實踐中,都曉杰帶頭為貧困地區(qū)募集捐贈15萬元,還帶領團隊深度參與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鎮(zhèn)新營子村的扶貧工作,他不僅開展資金幫扶,還引入先進的營銷理念,創(chuàng)立“小林書記的羊”品牌,將新營子村的綠色羊肉推向市場,一周內銷售1.7萬元,每周增收超過6000元,實打實讓貧困地區(qū)群眾實現(xiàn)收入的持續(xù)增長。他還積極參與青少年助學幫扶項目、紅墻助學計劃,助力50名學子完成學業(yè);赴西藏兒童福利院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為180名兒童的生活學習提供幫助。

他深度參與社區(qū)“青春領哨行動”,走進社區(qū)開展樓道文化建設,助力社區(qū)治理。個人向街道困難群眾、困境兒童等累計公益捐贈73.9萬元。

在前行的道路上,都曉杰敢闖敢干、勇于擔當,聚眾人之力,點亮公益之光,為居民、為兒童、為困難群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饋社會。

當前位置:首頁 > 第二季度
【助人為樂】都曉杰:聚合微光力量 十五載公益路將世界照亮
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24-04-30

都曉杰,男,1985年5月生,中共黨員,廣藝家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作為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青年,曉杰將志愿服務融入創(chuàng)業(yè)之路,熱心公益事業(yè)十五載。他扎根社區(qū),舉辦公益活動2500余場,所打造的公共文化空間吸引40余萬人次參與;向街道困難群眾、困境兒童等累計捐贈73.9萬元,將關愛與溫暖融入社區(qū),助力社區(qū)建設。曾獲2012年北京市萬名孝星、2017-2022年度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先進個人、“2023北京榜樣”年榜人物等榮譽稱號。

百折不撓 反哺報恩 用公益回饋社會

都曉杰來自山東的一個小漁村。母親因小腦萎縮,常年生活無法自理,他靠勤工儉學和助學貸款,考上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此時,他的父親卻突發(fā)腦梗,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為繼續(xù)學業(yè),都曉杰只能把母親交給鄉(xiāng)親照顧,自己將父親背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邊上學邊給父親做康復治療。

在最困難的時候,社會上一個個“好人”從四面八方向都曉杰伸出了援手。一條條陌生人發(fā)來的問候短信,成了鼓勵他繼續(xù)前行的動力。都曉杰的手機上,至今仍保留著一連串陌生人的聯(lián)系電話,每個人名后備注“好人”二字。正是這些“熟悉的陌生人”,讓他堅定了反哺報恩,篤行公益的信念和決心。都曉杰說:“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給我?guī)椭,F(xiàn)在,我要將陌生好人給我的愛和溫暖,傳遞給更多人。”

服務居民 傳承公益精神 助力未成年人成長

都曉杰以社區(qū)為陣地,建成一支藝術專家、心理專家、科學家、學家等200余人組建的社區(qū)建設專家顧問團,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深入調研社區(qū)情況和居民需求,打造公共文化空間及系列特色品牌活動。截至目前,開展公益活動2500余場,吸引40余萬人次參與。“中軸線公益科學家俱樂部”等數(shù)個多元特色活動受到國家級、市級、區(qū)級新聞媒體的關注和百余次報道。

都曉杰組建了由620 名青少年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隊累計服務4000余小時。引進故宮金牌導游資源,培育“中軸線小小講解員”志愿服務項目,以家庭為單位,參與文化場館保護與發(fā)展,讓大眾更加深入了解北京中軸線承載的文化底蘊,更好地向世界傳達中軸線脈之美。志愿者們得到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中心的褒揚。

都曉杰還積極參與創(chuàng)辦了西城區(qū)“馬院進社區(qū)”項目,聯(lián)系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14所高校師生走進社區(qū),以“弘揚中華文化經(jīng)典 唱響時代主旋律”為主題講授黨課,助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此項目覆蓋西城區(qū)15個街道、263個社區(qū),受眾人群超過20萬人。

扶貧助農(nóng) 彰顯新時代青年擔當

在社會公益實踐中,都曉杰帶頭為貧困地區(qū)募集捐贈15萬元,還帶領團隊深度參與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鎮(zhèn)新營子村的扶貧工作,他不僅開展資金幫扶,還引入先進的營銷理念,創(chuàng)立“小林書記的羊”品牌,將新營子村的綠色羊肉推向市場,一周內銷售1.7萬元,每周增收超過6000元,實打實讓貧困地區(qū)群眾實現(xiàn)收入的持續(xù)增長。他還積極參與青少年助學幫扶項目、紅墻助學計劃,助力50名學子完成學業(yè);赴西藏兒童福利院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為180名兒童的生活學習提供幫助。

他深度參與社區(qū)“青春領哨行動”,走進社區(qū)開展樓道文化建設,助力社區(qū)治理。個人向街道困難群眾、困境兒童等累計公益捐贈73.9萬元。

在前行的道路上,都曉杰敢闖敢干、勇于擔當,聚眾人之力,點亮公益之光,為居民、為兒童、為困難群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