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助人為樂]吳江濤:儀仗兵靠硬核救護技能救助危難百姓
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24-05-06
吳江濤

一、人物介紹

吳江濤,男,漢族,1997年6月出生,共青團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綜合保障隊勤務保障隊三班戰(zhàn)士。2024年4月3日下午,吳江濤請假至海淀區(qū)工商銀行永定路支行辦理個人業(yè)務,16時25分許,在途經永定路與太平路交叉路口時,發(fā)現五一小學門口有部分群眾在路邊圍觀,并有人呼喊“有沒有醫(yī)生”,吳江濤隨即應聲趕到,近前后發(fā)現一名老人暈倒在地,面無血色、瞳孔放大,無自主意識,并伴有后腦外傷出血,萬分危急下,他一邊請求圍觀群眾撥打120急救電話,一邊迅速對老人進行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緊急救助3分多鐘后老人逐漸恢復意識,繼續(xù)對其進行撫慰、按摩,直至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將老人轉運救護車后才悄然離開現場,整個救助過程持續(xù)10分鐘左右。該同志當日按時歸隊銷假,沒有向單位匯報此事,直到媒體報道后大隊才得知情況。

吳江濤(右)進行隊列訓練

二、事跡介紹

吳江濤,男,漢族,山西運城人,1997年6月出生,2019年9月入伍,團員,現為儀仗司禮大隊綜合保障隊勤務保障隊一分隊三班戰(zhàn)士,下士軍銜。入伍以來,該同志始終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頭腦,把紅色基因植入血脈,把強軍重任舉過頭頂,把踐行宗旨融入日常,先后圓滿完成多起迎接外國元首訪華歡迎儀式、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等大項任務,原儀仗大隊表彰為“十佳標兵”。2024年4月3日下午,外出辦事的吳江濤路遇一名突發(fā)疾病、暈厥在地的老人,生死一線的危難關頭,他挺身而出憑借過硬本領,成功救助老人。

心懷夢想,從軍報國寫忠誠

吳江濤出生在山西運城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那里是革命老區(qū),也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最強攻堅戰(zhàn)”的事發(fā)地,厚重的紅色文化涵養(yǎng)了他忠誠尚武的品格。2019年,看到電視上播放著籌備國慶70周年大閱兵的新聞,他被威武雄壯的人民軍隊深深吸引,為強國夢、強軍夢貢獻青春力量的想法油然而生,他下定決心,要到部隊去,到能磨煉自己的地方去、到能夠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地方去!同年秋天,吳江濤參軍到原北京衛(wèi)戍區(qū)儀仗大隊。吳江濤入伍那年,主席親臨國旗護衛(wèi)隊視察慰問,主席“堅持一流標準,把儀仗司禮任務完成好,把國家和軍隊形象展示好”的政治囑托,為廣大儀仗司禮官兵指引了前進的方向、賦予了新的使命。入伍后,他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政治教育、理論學習,逐漸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產生了較強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了一個隨身攜帶理論應知應會小題庫的習慣。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哺育下,吳江濤對革命軍人“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等基本問題有了清晰答案,聽黨指揮、忠于人民的信仰信念在心中扎下了根。

吳江濤(中)接受軍隊表彰

信仰澆灌靈魂,行動彰顯忠誠。吳江濤所在的北京衛(wèi)戍區(qū)是張思德生前部隊,自組建之初就擁有見義勇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幾年也不斷有官兵英勇救人的先進事跡發(fā)生,耳濡目染之下,勇于為黨和人民犧牲奉獻的種子已然在他心底發(fā)芽。因此,當看到有群眾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沖過去救人,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肩扛使命,苦練本領擔重任

當兵就要當精兵,這是吳江濤的精武追求。剛入伍時,他身高1米83,體重卻高達近100公斤,第一次練習單杠引體向上,他一個也完成不了;三公里測試他跑了最后一名,后半程幾乎是走下來的。為了提高軍事素質,他找到連隊訓練尖子投下“拜師帖”,在班排立下“軍令狀”,向同期戰(zhàn)友下達“挑戰(zhàn)書”,常常練得手拿不穩(wěn)筷子,抬不起胳膊,上下樓梯扶著墻根走,但卻從不叫苦喊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如“拼命三郎”般的瘋狂后,吳江濤實現了從“幫扶對象”到訓練標兵的成功蛻變,新兵訓練考核時,取得了單杠、手榴彈、輕武器射擊3個科目優(yōu)秀的好成績。2021年2月,考慮到吳江濤入伍前曾從事汽修專業(yè),組織選送到衛(wèi)戍區(qū)教導大隊參加修理工集訓,盡管入伍前已有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但他仍然堅持所有課目都先學一步、多問幾句、加練幾回。4個月時間,吳江濤就熟練掌握50多種修理技能,學成返營后被連隊委任為汽修專業(yè)“首席教練員”。

吳江濤(中)進行軍隊救護演練

“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吳江濤在救助老人過程中,能夠迅即反應、沉著果敢,冷靜施救、正確處置,一些采訪過吳江濤的記者紛紛表示,“從事新聞報道多年,關注過太多的見義勇為英雄,英雄壯舉固然可敬,但有的卻充滿悲情,吳江濤令人欽佩的不僅是他的擔當,還有智慧和技能、面臨險境的沉著冷靜”。

吳江濤(中)演示軍隊包扎技巧

有擔當,逆流而上沖在前

此次救援過程中,當事人年近八旬,在搜查其身上未攜帶急救藥品后,吳江濤一邊請求圍觀群眾撥打120急救電話,一邊迅速對老人進行四輪次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待老人逐漸恢復意識后,仍繼續(xù)對其進行撫慰、按摩,直至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將老人轉運救護車后才悄然離開現場,整個救助過程持續(xù)10分鐘。不耽擱每一秒救人的時間,不遺漏每一種救人的可能,正是這股不拋棄、不放棄、不服輸的韌勁,為老人爭取了生還的希望。通過現場拍攝的視頻看到,當時不停有人訊問吳江濤的單位信息,而他卻只顧著低頭救人,自始至終未言一聲。來時逆行沖鋒、救援有條不紊、去時默默無聲,吳江濤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本能、本事與本色。對此網友評價道:“一而再,再而三,甚而四的救人,這就是百姓子弟、黨的兒子、國之衛(wèi)士!”

吳江濤英勇救人,熟悉他的人既感到很敬佩,又感到很正常,因為吳江濤就是一個尊老愛幼、真誠友善、樂于助人的同志,這樣的見義勇為之舉,在他身上并非第一次發(fā)生。2022年7月中旬,因公外出途經阜石路輔路和永定路交叉路口時,也曾對一名遭遇車輛交通事故的群眾實施緊急救援,并利用救護器材為傷者(頭部約10厘米傷口)止血包扎,贏得了救援的寶貴時間,受到圍觀群眾的贊揚。正如他在學習主席《給北京大學援鄂醫(y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的感悟式筆記中寫到,“我是90后,還是一名軍人,就要像他們一樣,惟有奮斗才能不負青春”。

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助人為樂]吳江濤:儀仗兵靠硬核救護技能救助危難百姓
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24-05-06
吳江濤

一、人物介紹

吳江濤,男,漢族,1997年6月出生,共青團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綜合保障隊勤務保障隊三班戰(zhàn)士。2024年4月3日下午,吳江濤請假至海淀區(qū)工商銀行永定路支行辦理個人業(yè)務,16時25分許,在途經永定路與太平路交叉路口時,發(fā)現五一小學門口有部分群眾在路邊圍觀,并有人呼喊“有沒有醫(yī)生”,吳江濤隨即應聲趕到,近前后發(fā)現一名老人暈倒在地,面無血色、瞳孔放大,無自主意識,并伴有后腦外傷出血,萬分危急下,他一邊請求圍觀群眾撥打120急救電話,一邊迅速對老人進行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緊急救助3分多鐘后老人逐漸恢復意識,繼續(xù)對其進行撫慰、按摩,直至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將老人轉運救護車后才悄然離開現場,整個救助過程持續(xù)10分鐘左右。該同志當日按時歸隊銷假,沒有向單位匯報此事,直到媒體報道后大隊才得知情況。

吳江濤(右)進行隊列訓練

二、事跡介紹

吳江濤,男,漢族,山西運城人,1997年6月出生,2019年9月入伍,團員,現為儀仗司禮大隊綜合保障隊勤務保障隊一分隊三班戰(zhàn)士,下士軍銜。入伍以來,該同志始終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頭腦,把紅色基因植入血脈,把強軍重任舉過頭頂,把踐行宗旨融入日常,先后圓滿完成多起迎接外國元首訪華歡迎儀式、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等大項任務,原儀仗大隊表彰為“十佳標兵”。2024年4月3日下午,外出辦事的吳江濤路遇一名突發(fā)疾病、暈厥在地的老人,生死一線的危難關頭,他挺身而出憑借過硬本領,成功救助老人。

心懷夢想,從軍報國寫忠誠

吳江濤出生在山西運城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那里是革命老區(qū),也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最強攻堅戰(zhàn)”的事發(fā)地,厚重的紅色文化涵養(yǎng)了他忠誠尚武的品格。2019年,看到電視上播放著籌備國慶70周年大閱兵的新聞,他被威武雄壯的人民軍隊深深吸引,為強國夢、強軍夢貢獻青春力量的想法油然而生,他下定決心,要到部隊去,到能磨煉自己的地方去、到能夠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地方去!同年秋天,吳江濤參軍到原北京衛(wèi)戍區(qū)儀仗大隊。吳江濤入伍那年,主席親臨國旗護衛(wèi)隊視察慰問,主席“堅持一流標準,把儀仗司禮任務完成好,把國家和軍隊形象展示好”的政治囑托,為廣大儀仗司禮官兵指引了前進的方向、賦予了新的使命。入伍后,他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政治教育、理論學習,逐漸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產生了較強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了一個隨身攜帶理論應知應會小題庫的習慣。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哺育下,吳江濤對革命軍人“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等基本問題有了清晰答案,聽黨指揮、忠于人民的信仰信念在心中扎下了根。

吳江濤(中)接受軍隊表彰

信仰澆灌靈魂,行動彰顯忠誠。吳江濤所在的北京衛(wèi)戍區(qū)是張思德生前部隊,自組建之初就擁有見義勇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幾年也不斷有官兵英勇救人的先進事跡發(fā)生,耳濡目染之下,勇于為黨和人民犧牲奉獻的種子已然在他心底發(fā)芽。因此,當看到有群眾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沖過去救人,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肩扛使命,苦練本領擔重任

當兵就要當精兵,這是吳江濤的精武追求。剛入伍時,他身高1米83,體重卻高達近100公斤,第一次練習單杠引體向上,他一個也完成不了;三公里測試他跑了最后一名,后半程幾乎是走下來的。為了提高軍事素質,他找到連隊訓練尖子投下“拜師帖”,在班排立下“軍令狀”,向同期戰(zhàn)友下達“挑戰(zhàn)書”,常常練得手拿不穩(wěn)筷子,抬不起胳膊,上下樓梯扶著墻根走,但卻從不叫苦喊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如“拼命三郎”般的瘋狂后,吳江濤實現了從“幫扶對象”到訓練標兵的成功蛻變,新兵訓練考核時,取得了單杠、手榴彈、輕武器射擊3個科目優(yōu)秀的好成績。2021年2月,考慮到吳江濤入伍前曾從事汽修專業(yè),組織選送到衛(wèi)戍區(qū)教導大隊參加修理工集訓,盡管入伍前已有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但他仍然堅持所有課目都先學一步、多問幾句、加練幾回。4個月時間,吳江濤就熟練掌握50多種修理技能,學成返營后被連隊委任為汽修專業(yè)“首席教練員”。

吳江濤(中)進行軍隊救護演練

“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吳江濤在救助老人過程中,能夠迅即反應、沉著果敢,冷靜施救、正確處置,一些采訪過吳江濤的記者紛紛表示,“從事新聞報道多年,關注過太多的見義勇為英雄,英雄壯舉固然可敬,但有的卻充滿悲情,吳江濤令人欽佩的不僅是他的擔當,還有智慧和技能、面臨險境的沉著冷靜”。

吳江濤(中)演示軍隊包扎技巧

有擔當,逆流而上沖在前

此次救援過程中,當事人年近八旬,在搜查其身上未攜帶急救藥品后,吳江濤一邊請求圍觀群眾撥打120急救電話,一邊迅速對老人進行四輪次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待老人逐漸恢復意識后,仍繼續(xù)對其進行撫慰、按摩,直至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將老人轉運救護車后才悄然離開現場,整個救助過程持續(xù)10分鐘。不耽擱每一秒救人的時間,不遺漏每一種救人的可能,正是這股不拋棄、不放棄、不服輸的韌勁,為老人爭取了生還的希望。通過現場拍攝的視頻看到,當時不停有人訊問吳江濤的單位信息,而他卻只顧著低頭救人,自始至終未言一聲。來時逆行沖鋒、救援有條不紊、去時默默無聲,吳江濤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本能、本事與本色。對此網友評價道:“一而再,再而三,甚而四的救人,這就是百姓子弟、黨的兒子、國之衛(wèi)士!”

吳江濤英勇救人,熟悉他的人既感到很敬佩,又感到很正常,因為吳江濤就是一個尊老愛幼、真誠友善、樂于助人的同志,這樣的見義勇為之舉,在他身上并非第一次發(fā)生。2022年7月中旬,因公外出途經阜石路輔路和永定路交叉路口時,也曾對一名遭遇車輛交通事故的群眾實施緊急救援,并利用救護器材為傷者(頭部約10厘米傷口)止血包扎,贏得了救援的寶貴時間,受到圍觀群眾的贊揚。正如他在學習主席《給北京大學援鄂醫(y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的感悟式筆記中寫到,“我是90后,還是一名軍人,就要像他們一樣,惟有奮斗才能不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