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  往屆回顧 >  2018年 >  8月 >  第四周榜單
[敬業(yè)奉獻]陳春秀:造福菜農的科技人
首都文明網 2018-08-27

陳春秀

一、人物介紹

陳春秀,女,1960年4月出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員。主持和參加重大科研項目共47項,共獲獎15項,其中獲得農業(yè)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進步獎一等獎2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得北京市星火三等獎1獎,獲得北京市推廣一等獎2項等;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青年知識分子、北京市三八婦女紅旗手、北京市惠農科普專家、北京市“十佳”農村經濟工作者、重慶市有突出貢獻先進工作者,榮獲全國扶貧工作先進個人獎、北京市農科院“郊區(qū)推廣突出貢獻獎”。

陳春秀長期從事蔬菜品種與栽培技術推廣工作,35年堅持奔波于田間地頭,在京郊菜農圈中早已家喻戶曉。她的工作崗位是郊區(qū)服務,崗位平凡,工作性質非常辛苦,但她多年來一直秉承責任擔當、傾情奉獻的精神,使農業(yè)技術惠及京郊廣大菜農,經過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獲得了很多榮譽,博得了廣泛認可。如今,陳春秀所在的團隊已經在北京郊區(qū)縣建立了25個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展示示范園區(qū),帶動周邊15000多戶菜農。為企業(yè)、農戶、全科農技員舉辦培訓班4500多次,現場指導蔬菜種植戶和農業(yè)園區(qū)15000多次,培訓和指導農民技術人員達十多萬人次,推廣了100多種新品種。近幾年來,她拖著病弱的身體奔走在扶貧的道路上,使很多低收入村及貧困村的農民依靠科技徹底脫貧。她被譽為“活著的李保國”。

二、主要事跡

造福菜農的科技人

陳春秀長期從事蔬菜品種與栽培技術推廣工作,35年堅持奔波于田間地頭,在京郊菜農圈中早已家喻戶曉。

她的工作崗位是郊區(qū)服務,崗位平凡,工作性質非常辛苦,但她多年來一直秉承責任擔當、傾情奉獻的精神,使農業(yè)技術惠及京郊廣大菜農,經過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博得了廣泛認可。

  熱愛工作,拼命推廣

她熱愛自己的工作。深知自身工作意義所在。一方面,通過蔬菜示范基地展示、推廣科研成果,使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成果真正落地開花;另一方面,對所負責的所有基地進行全面技術保障,定期指導,組織學習、培訓,達到一園多點、以點帶面的效果,帶動周邊農民致富。

在村口為農民講解甜瓜栽培技術

在農民的辣椒田里進行現場指導(左三)

截至目前她已在北京郊區(qū)縣建立了23個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展示示范園區(qū),給周邊15000多戶菜農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為企業(yè)、農戶、全科農技員舉辦培訓班4500多次,現場指導蔬菜種植戶和農業(yè)園區(qū)15000多次,培訓和指導農民技術人員達十多萬人次,推廣了100多種新品種。這些驚人的數字,反映了這位農業(yè)科學家對工作的高度熱忱和“拼命三娘”式的工作作風。

平凡崗位,甘于奉獻

平凡的崗位更需要奉獻精神。她不僅為北京市通州、大興、順義、房山等9個區(qū)縣蔬菜生產服務,而且還對天津、山西陽泉、河南漯河、江西瑞金、山東聊城、甘肅、新疆和田等全國范圍的全科農技員、基礎農戶進行蔬菜栽培技術培訓,平均年培訓高達79場,共計培訓40多萬人次。

陳春秀到甘肅進行“全國科技特派員培訓”

帶傷為村民進行種植指導(右二)

由于常年在高濕的蔬菜溫室、大棚內工作,她患上了嚴重的濕疹、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雖然病痛纏身,但她仍然堅持每年下鄉(xiāng)243天之多,從未休過一天工齡假。曾經有幾次高燒達40度,還堅持組織菜農觀摩現場會、親自做培訓講座。2015年,頸椎受傷,帶著頸托她堅持下鄉(xiāng);2016年,患心肌炎,躺在病床上她依然為農民準備培訓材料,沒到出院時間,就又到現場為農民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了;2017年4月她在為密云馮家峪鎮(zhèn)西白蓮峪低收入村駐村進行科技技術指導過程中,被村里的狗咬傷,在腿部嚴重感染的情況下,拖著感染受傷的腿,她還坐長途汽車,一直堅持一個半月為百姓進行南瓜種植技術指導,使這個村子建立“金瓜谷”,發(fā)展當地農業(yè)旅游及農家樂,擺脫了低收入的帽子。正是這種甘于奉獻、服務至上的精神,使她將信譽和承諾看得高于一切,在個人和工作、個人和菜農面前,她總是選擇工作、選擇廣大菜農,因為她覺得為農民奉獻雖苦尤甜,為百姓服務無怨無悔。

業(yè)務精湛,接地氣

身為一名農業(yè)科學家,陳春秀已在業(yè)內享有很高聲譽,也獲得過眾多榮譽,但她從未把榮譽和光環(huán)放在心上。在她眼中,自己的工作總是平凡的,堅持不斷技術創(chuàng)新,并能給農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才是最重要的。2011年順義區(qū)2萬多畝西瓜出現了未成熟果肉就腐爛的現象,農民叫“水脫”,損失高達30-60%。面對病情,農民心疼又束手無策,她更是急在心里,連續(xù)多日調研取樣、實地研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在不改變西瓜品種的情況下,從栽培措施上入手,采取改變澆水方式、科學追肥、后期溫度合理控制等措施,終于解決了困擾瓜農幾年的老大難問題,挽回了損失。2014年大興區(qū)西瓜裂果現象十分嚴重,她也是采用科學栽培措施進行解決。

1997年,重慶市邀請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派出西瓜育種專家,希望能解決山城重慶西瓜種植困難的問題。當時陳春秀團隊培育的“京欣一號”新品種西瓜獲得了農業(yè)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于是院里派出了陳春秀前往重慶考察。考慮到重慶濕度大、光照不足等氣候特點,陳春秀研究了重慶市十多年的氣象資料,她發(fā)現在每年5月,重慶都會迎來十多天小陽春天氣,于是她制定了詳細的育苗栽培計劃,從1998 年上半年開始試種,第一年就獲得了西瓜豐收。之后兩年又進行了穩(wěn)固性栽培實驗,終于徹底解決了重慶西瓜種植的難題。在育苗催芽過程中,為了保障西瓜正常出芽溫度,陳春秀特地買了十幾個電熱毯給瓜苗加溫,卻唯獨忘記給自己也買一張電熱毯除濕,結果在重慶的三年讓她患上了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在為基地及農民技術服務的同時,她時刻不忘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長期深入郊區(qū)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經常為農民致富提供好點子,如在設施蔬菜生產方面提出“草莓套種小西瓜”“小南瓜一茬多收高產”等許多新的種植模式。

陳春秀走進低收入荊坨村,對村民進行培訓

北京市低收入村進行精準幫扶工作,她所負責的密云馮家峪西白蓮峪村地處偏遠,為了提高貧困戶科學種田的技術,她每周3次以上進行現場指導,有時還要住在貧困村內。每次去時,乘坐長途汽車,清晨4點出發(fā),晚上11點半之后回來。即使這樣,在她心里,只要能幫農民脫貧致富,再艱辛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她每年累計科技服務時長在6個月以上,3年來共指導和培訓584次,累計86500多人次,為貧困村培養(yǎng)技術骨干350人,共帶動農戶5500多戶,年收入可達21500多元。

她的付出已是碩果累累,這些碩果就是京郊大地蔬菜農業(yè)的欣欣向榮,就是無數菜農脫貧致富后的張張笑臉,是廣大菜農的認可和稱贊,是農業(yè)科技落地開花惠及農民所帶來的欣慰?,F在她已成為廣大菜農的良師益友,是菜農心目中的真正的貼心人,被農民譽為“活著的李保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  往屆回顧 >  2018年 >  8月 >  第四周榜單
[敬業(yè)奉獻]陳春秀:造福菜農的科技人
首都文明網 2018-08-27

陳春秀

一、人物介紹

陳春秀,女,1960年4月出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員。主持和參加重大科研項目共47項,共獲獎15項,其中獲得農業(yè)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進步獎一等獎2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得北京市星火三等獎1獎,獲得北京市推廣一等獎2項等;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青年知識分子、北京市三八婦女紅旗手、北京市惠農科普專家、北京市“十佳”農村經濟工作者、重慶市有突出貢獻先進工作者,榮獲全國扶貧工作先進個人獎、北京市農科院“郊區(qū)推廣突出貢獻獎”。

陳春秀長期從事蔬菜品種與栽培技術推廣工作,35年堅持奔波于田間地頭,在京郊菜農圈中早已家喻戶曉。她的工作崗位是郊區(qū)服務,崗位平凡,工作性質非常辛苦,但她多年來一直秉承責任擔當、傾情奉獻的精神,使農業(yè)技術惠及京郊廣大菜農,經過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獲得了很多榮譽,博得了廣泛認可。如今,陳春秀所在的團隊已經在北京郊區(qū)縣建立了25個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展示示范園區(qū),帶動周邊15000多戶菜農。為企業(yè)、農戶、全科農技員舉辦培訓班4500多次,現場指導蔬菜種植戶和農業(yè)園區(qū)15000多次,培訓和指導農民技術人員達十多萬人次,推廣了100多種新品種。近幾年來,她拖著病弱的身體奔走在扶貧的道路上,使很多低收入村及貧困村的農民依靠科技徹底脫貧。她被譽為“活著的李保國”。

二、主要事跡

造福菜農的科技人

陳春秀長期從事蔬菜品種與栽培技術推廣工作,35年堅持奔波于田間地頭,在京郊菜農圈中早已家喻戶曉。

她的工作崗位是郊區(qū)服務,崗位平凡,工作性質非常辛苦,但她多年來一直秉承責任擔當、傾情奉獻的精神,使農業(yè)技術惠及京郊廣大菜農,經過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博得了廣泛認可。

  熱愛工作,拼命推廣

她熱愛自己的工作。深知自身工作意義所在。一方面,通過蔬菜示范基地展示、推廣科研成果,使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成果真正落地開花;另一方面,對所負責的所有基地進行全面技術保障,定期指導,組織學習、培訓,達到一園多點、以點帶面的效果,帶動周邊農民致富。

在村口為農民講解甜瓜栽培技術

在農民的辣椒田里進行現場指導(左三)

截至目前她已在北京郊區(qū)縣建立了23個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展示示范園區(qū),給周邊15000多戶菜農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為企業(yè)、農戶、全科農技員舉辦培訓班4500多次,現場指導蔬菜種植戶和農業(yè)園區(qū)15000多次,培訓和指導農民技術人員達十多萬人次,推廣了100多種新品種。這些驚人的數字,反映了這位農業(yè)科學家對工作的高度熱忱和“拼命三娘”式的工作作風。

平凡崗位,甘于奉獻

平凡的崗位更需要奉獻精神。她不僅為北京市通州、大興、順義、房山等9個區(qū)縣蔬菜生產服務,而且還對天津、山西陽泉、河南漯河、江西瑞金、山東聊城、甘肅、新疆和田等全國范圍的全科農技員、基礎農戶進行蔬菜栽培技術培訓,平均年培訓高達79場,共計培訓40多萬人次。

陳春秀到甘肅進行“全國科技特派員培訓”

帶傷為村民進行種植指導(右二)

由于常年在高濕的蔬菜溫室、大棚內工作,她患上了嚴重的濕疹、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雖然病痛纏身,但她仍然堅持每年下鄉(xiāng)243天之多,從未休過一天工齡假。曾經有幾次高燒達40度,還堅持組織菜農觀摩現場會、親自做培訓講座。2015年,頸椎受傷,帶著頸托她堅持下鄉(xiāng);2016年,患心肌炎,躺在病床上她依然為農民準備培訓材料,沒到出院時間,就又到現場為農民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了;2017年4月她在為密云馮家峪鎮(zhèn)西白蓮峪低收入村駐村進行科技技術指導過程中,被村里的狗咬傷,在腿部嚴重感染的情況下,拖著感染受傷的腿,她還坐長途汽車,一直堅持一個半月為百姓進行南瓜種植技術指導,使這個村子建立“金瓜谷”,發(fā)展當地農業(yè)旅游及農家樂,擺脫了低收入的帽子。正是這種甘于奉獻、服務至上的精神,使她將信譽和承諾看得高于一切,在個人和工作、個人和菜農面前,她總是選擇工作、選擇廣大菜農,因為她覺得為農民奉獻雖苦尤甜,為百姓服務無怨無悔。

業(yè)務精湛,接地氣

身為一名農業(yè)科學家,陳春秀已在業(yè)內享有很高聲譽,也獲得過眾多榮譽,但她從未把榮譽和光環(huán)放在心上。在她眼中,自己的工作總是平凡的,堅持不斷技術創(chuàng)新,并能給農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才是最重要的。2011年順義區(qū)2萬多畝西瓜出現了未成熟果肉就腐爛的現象,農民叫“水脫”,損失高達30-60%。面對病情,農民心疼又束手無策,她更是急在心里,連續(xù)多日調研取樣、實地研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在不改變西瓜品種的情況下,從栽培措施上入手,采取改變澆水方式、科學追肥、后期溫度合理控制等措施,終于解決了困擾瓜農幾年的老大難問題,挽回了損失。2014年大興區(qū)西瓜裂果現象十分嚴重,她也是采用科學栽培措施進行解決。

1997年,重慶市邀請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派出西瓜育種專家,希望能解決山城重慶西瓜種植困難的問題。當時陳春秀團隊培育的“京欣一號”新品種西瓜獲得了農業(yè)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于是院里派出了陳春秀前往重慶考察??紤]到重慶濕度大、光照不足等氣候特點,陳春秀研究了重慶市十多年的氣象資料,她發(fā)現在每年5月,重慶都會迎來十多天小陽春天氣,于是她制定了詳細的育苗栽培計劃,從1998 年上半年開始試種,第一年就獲得了西瓜豐收。之后兩年又進行了穩(wěn)固性栽培實驗,終于徹底解決了重慶西瓜種植的難題。在育苗催芽過程中,為了保障西瓜正常出芽溫度,陳春秀特地買了十幾個電熱毯給瓜苗加溫,卻唯獨忘記給自己也買一張電熱毯除濕,結果在重慶的三年讓她患上了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在為基地及農民技術服務的同時,她時刻不忘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長期深入郊區(qū)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經常為農民致富提供好點子,如在設施蔬菜生產方面提出“草莓套種小西瓜”“小南瓜一茬多收高產”等許多新的種植模式。

陳春秀走進低收入荊坨村,對村民進行培訓

北京市低收入村進行精準幫扶工作,她所負責的密云馮家峪西白蓮峪村地處偏遠,為了提高貧困戶科學種田的技術,她每周3次以上進行現場指導,有時還要住在貧困村內。每次去時,乘坐長途汽車,清晨4點出發(fā),晚上11點半之后回來。即使這樣,在她心里,只要能幫農民脫貧致富,再艱辛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她每年累計科技服務時長在6個月以上,3年來共指導和培訓584次,累計86500多人次,為貧困村培養(yǎng)技術骨干350人,共帶動農戶5500多戶,年收入可達21500多元。

她的付出已是碩果累累,這些碩果就是京郊大地蔬菜農業(yè)的欣欣向榮,就是無數菜農脫貧致富后的張張笑臉,是廣大菜農的認可和稱贊,是農業(yè)科技落地開花惠及農民所帶來的欣慰。現在她已成為廣大菜農的良師益友,是菜農心目中的真正的貼心人,被農民譽為“活著的李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