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  往屆回顧 >  2018年 >  8月 >  第二周榜單
[敬業(yè)奉獻]李勁松:用畫筆勾勒小巷變遷
首都文明網(wǎng) 2018-08-13

李勁松

  一、人物介紹

李勁松現(xiàn)為東城分局安定門派出所治安民警,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個人嘉獎6次。

到今年,李勁松在安定門派出所就24年了。從二十出頭到年過半百,從內(nèi)勤民警、社區(qū)民警再到治安民警,李勁松享受著每一項工作帶給他的充實和自豪。他干起活兒來像“拼命三郎”,正是對工作的這股拼勁和執(zhí)著,讓李勁松在基層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業(yè)績。

  二、主要事跡

用畫筆勾勒小巷變遷

愛祖國的好警察

80年代,剛剛成年的李勁松懷揣保家衛(wèi)國的熱情參軍入伍,在部隊一干就是8年。由于工作出色,很快被提拔為通訊排長。在通訊崗位上,李勁松每天需要記住上千個數(shù)字信息,眼睛熬成了高度近視,為此不得不轉(zhuǎn)業(yè)。脫下軍裝后的他依然不忘報效祖國,于是選擇了與軍裝相似的警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對于李勁松來說,首都就是祖國的象征,也是他心中的信仰。懷著這種首都情節(jié),轉(zhuǎn)業(yè)從警后,李勁松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幾個單位,最終選擇了東城分局安定門派出所。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對于“60后”的李勁松來說,與時俱進、加強學習是他“不落伍”的最佳秘籍。為了適應公安信息化改革的需要,李勁松刻苦學習計算機知識。他從練打字開始,虛心請教,直到可以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網(wǎng)上辦公。從接警布警、社區(qū)各類信息,到消防檢查記錄,他都能高效快速地完成,實現(xiàn)公安信息資源的共享。

在苦練業(yè)務的同時,李勁松思想上也絲毫不放松,他堅持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決擁護黨中央的領導,在理論上和行動中踐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2018年4月,社區(qū)里一名70多歲的群眾在街上大聲辱罵詆毀黨和國家,并吹嗩吶吸引周邊群眾圍觀,恰巧被正在社區(qū)檢查消防工作的李勁松看見,他立即上前制止,對方不但不聽勸阻,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周邊有群眾跟他說,“這人精神有問題,不用搭理他,免的惹麻煩,傷著自個兒”,李勁松卻回答說,“那也不能辱罵黨和國家,不僅造成秩序混亂,影響也不好”。說完,他拿起那名群眾的嗩吶就往派出所走,那名群眾護嗩吶心切,立馬跟著李勁松也回了派出所,并不停地辱罵李勁松,持續(xù)了大約有八九個小時,連前來報警和辦事的群眾都看不下去了,李勁松卻說,“罵我是小事,沒關(guān)系,但不能在大街上辱罵黨,不能罵國家,如果持續(xù)造成群眾圍觀,影響特別不好”。不僅如此,李勁松還給這名群眾送去了水和食物。正是李勁松這種不怕惹麻煩的精神打動了轄區(qū)居民,才贏得了居民百姓的一致好評。

老百姓的貼心人

當一名好內(nèi)勤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指揮室負責內(nèi)勤工作期間,李勁松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滿滿當當:上傳下達通知、接待報案群眾、上報各類報表、編寫信息稿件,對各類文件歸檔……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卻不能有半點馬虎,更不能有一絲懈怠。李勁松數(shù)年如一日地細心工作,在擔任內(nèi)勤民警期間,他總是能夠圓滿完成各項工作,從未出現(xiàn)過一起差錯。

有一次值班的時候,李勁松接到群眾報警求助:原來,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報警,自稱家住在鼓樓大街后坑,但這個地名卻查不到,市局以及東西城兩個分局的指揮部門都無法確認地址。李勁松知道后,立刻反饋分局此地址為安定門派出所管轄,現(xiàn)為國旺社區(qū),并第一時間布警,及時解決了這起求助警情。建國之后很多原有的地名隨著時代變遷而更改,但一些老人還喜歡用舊稱,針對這種情況,李勁松利用休息時間整理轄區(qū)的新老地名,并培訓幫助指揮室的新警,以便讓他們能夠更快地成長,避免了布警不及時、群眾困難得不到及時解決的問題。

李勁松的日常工作

工作之余坐在街邊勾勒北京的胡同風貌

在擔任社區(qū)民警期間,李勁松對自己的管片投入了深厚的感情,他以社區(qū)為家,心里時刻惦記著群眾的平安,把腳步延伸到社區(qū)每一個角落。時間久了,社區(qū)居民記住了這個認真負責的“片警”。居民們常說:“一天見不到李警官就想他,我們就喜歡和他拉家常。”李勁松在與群眾拉家常的簡單聊天中,總不忘為群眾講幾句有關(guān)安全、防火、防盜的知識,遇到矛盾糾紛他也會迅速上前調(diào)解,誰家有點難事,他都盡力幫忙,遇到可疑的人,他都認真詢問,排除隱患,用自己的一舉一動維護著社區(qū)的安寧。

2018年5月5日晚21時,正在前臺值班的李勁松接到一名出租車司機報警求助,稱自己拉了一名90歲的走失老人,出租車司機無法幫助該老人回家,于是求助民警。李勁松在得知此情況時,立即接待了走失老人。他耐心安撫老人的情緒,仔細詢問老人的基本情況。老人只記得家住華豐,記不住家人的聯(lián)系方式,隨身物品中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有用的線索。針對這種情況,李勁松立馬上報值班領導,并通過網(wǎng)上系統(tǒng)查找,同時聯(lián)系周邊派出所是否接到老人走失警情。做了大量工作后,老人終于回憶起自己姓路,李勁松抓住這一線索,在系統(tǒng)里逐一排查,發(fā)現(xiàn)浙江華豐有一名老人與這名走失老人信息相似,終于,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工作,聯(lián)系到了老人的女兒。原來,老人記不住自己在京的住址,只記得老家在浙江華豐,出門迷路后打出租車,司機以為老人是住華豐胡同,于是就將老人拉到了華豐胡同。老人的子女到所后,激動地拉著李勁松的手說:“李警官,我父親把我拉扯大不容易,這次我父親走失多虧您幫我把他找回,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我的良心一輩子都不能安寧,由衷地感謝您。”三天后,家屬再次前來派出所表示感謝,并送一面錦旗。李勁松說,“老人沒事就好,這是我身為警察應該做的。”對他而言,有沒有錦旗并不重要,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為群眾排憂解難才是最重要的。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利益記心中,李勁松在工作中時刻把群眾當親人,真心為群眾辦實事。2017年6月,安定門地區(qū)東片街巷整治全面展開,交北頭條的一家棋牌室面臨封門,遇到居民抵制,工作陷入僵局,李勁松便前去做協(xié)調(diào)工作。經(jīng)了解,此處房屋在建國后由房管部門管理,后分配給無房的居民居住。當時這家群眾分到的是過去走馬車過道改建的房屋,因此屋門建得很大,幾十年前依法依規(guī)辦了個棋牌室,并將原有的木門拆除更換了塑鋼門。依據(jù)街巷整治的方案,本應不在整治的范圍之內(nèi),卻因為前期的工作不到位,造成了居民的抵制。摸清情況后,李勁松通知房管員到現(xiàn)場確認上述情況,并通報街道主管主任現(xiàn)場辦公,保留大門更換統(tǒng)一的防盜門,居民終于不再抵制,拖延了一周的工作也得以開展。

在做群眾工作時,李勁松一方面堅持原則,一方面講究工作方法和技巧。2017年7月,拆除方家胡同違章建筑時,遇到了一家“釘子戶”,而胡同里其他有違章建筑的居民也都紛紛效仿,拆違的工作一時陷入僵局。李勁松得知后便主動上前做工作,經(jīng)了解,該群眾家的房子屬于危房,而違建是家里的廚房,一旦拆除違章建筑,全家便沒有了做飯的地方,李勁松便在“釘子戶”與辦事處搭起溝通的橋梁,同時給兩方做工作,針對危房重新改造并合理布局,巧妙地利用室內(nèi)空間,在室內(nèi)安排了廚房位置,得到了該群眾的拍手稱贊,同時順利地將室外的違章建筑拆除,而其他居民見“釘子戶”家的違章建筑都被拆除了,便不再抵制,胡同的整治工作也得以順利開展。

有情懷的“警營畫家”

李勁松出生在軍人家庭,從小跟隨父母先后三次離開又三次回到北京,最后一次就在這片土地扎根下來。李勁松從記事兒起,走在綠樹成蔭的“老北京”胡同里,聽著夜晚的蛐蛐兒叫聲,就是他兒時最難忘的回憶。

在安定門派出所工作的24年里,李勁松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著深厚的感情。2016年開始,他按照所里的安排,參與開墻打洞綜合治理工作,在這期間,他目睹了轄區(qū)的每一處變化,與轄區(qū)的居民一起經(jīng)歷著歲月的變遷。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李勁松清晰地感受到了群眾對綜合治理工作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從整治開始時的不理解,到現(xiàn)在的配合支持。這些轉(zhuǎn)變,與李勁松的耐心疏導,屢次上門講解,反復溝通是分不開的。

整改背街小巷時候的畫面被李勁松用畫筆記錄下來

拿作品和實際相互比較

向路人講述在背街小巷發(fā)生的故事

在治理工作期間,為了記錄大街小巷環(huán)境的變化,李勁松在工作閑暇之余將胡同拍成照片,下班到家后拿出自己拍攝照片加上回憶在紙上畫畫。李勁松喜歡畫畫是從6歲開始的,他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也不懂什么畫派和風格,就是簡簡單單的喜愛。用鋼筆勾勒,彩色的馬克筆填充顏色,這對工作時風風火火的他來說就是一種享受,畫畫時的他安靜、淡然、快樂。

記錄日常工作的點滴

用畫筆記錄和同事們一起工作的身影

“每周畫五到六張,如果畫面復雜,人物多,就畫的慢一些。”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李勁松畫了20多幅展示胡同變遷的畫,每一幅畫都凝結(jié)著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每一幅畫都是李勁松珍貴的記憶:交北頭條規(guī)范法律咨詢點、寶鈔胡同第一次運用大型機械拆除違建、方家胡同讓酒吧“降溫”……李勁松對手中畫冊中的每一張畫都如數(shù)家珍,這是他對轄區(qū)居民的深厚感情,也是對胡同文化古韻的敬重。工作之余,他也常常畫身邊的戰(zhàn)友:執(zhí)勤,調(diào)解,出警,參與綜合治理工作……安定門派出所的兄弟姐妹們在他筆下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他說:“看著戰(zhàn)友在身邊工作的情景,我就想用筆畫下來,見證我們民警與胡同一起成長,見證公安機關(guān)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故事。”

愛家庭的好伴侶

李勁松家住在大興,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的時間需要兩個小時,在2018年“兩會”期間,他承擔著王府井駐地外圍工作和東華門過濾線工作,每天平均工作16個小時,工作強度很大。而56歲的李勁松以所為家,連續(xù)一個多月都在單位工作,照顧家里80歲老母親的重任全部都落在了妻子身上。直到“兩會”結(jié)束,李勁松才急匆匆地趕回家,滿懷愧疚地對妻子說:“你辛苦了,謝謝你理解支持我的工作,快休息一下吧。”

平時里每天下班后,李勁松都會盡早回家買菜做飯,照顧老母親,減輕妻子身上的負擔,努力承擔照顧家庭的重任,用他的話說:“我們工作忙,很多時候照顧母親,教育孩子的工作都落在了我妻子身上,而身為男人照顧家庭,心疼愛人是應該的,所以要在平時在家更要多干一些活兒,畢竟家是講愛的地方。”

李勁松經(jīng)常說,“我是一個普通人,有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需求;我又是一個不普通的人,因為我穿上警服后,就要時刻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力所能及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保一方平安、讓群眾滿意。”正是有這樣的信念,李勁松同志24年如一日,在基層平凡的崗位上堅守了下來,而他的故事,還將繼續(xù)下去……

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  往屆回顧 >  2018年 >  8月 >  第二周榜單
[敬業(yè)奉獻]李勁松:用畫筆勾勒小巷變遷
首都文明網(wǎng) 2018-08-13

李勁松

  一、人物介紹

李勁松現(xiàn)為東城分局安定門派出所治安民警,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個人嘉獎6次。

到今年,李勁松在安定門派出所就24年了。從二十出頭到年過半百,從內(nèi)勤民警、社區(qū)民警再到治安民警,李勁松享受著每一項工作帶給他的充實和自豪。他干起活兒來像“拼命三郎”,正是對工作的這股拼勁和執(zhí)著,讓李勁松在基層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業(yè)績。

  二、主要事跡

用畫筆勾勒小巷變遷

愛祖國的好警察

80年代,剛剛成年的李勁松懷揣保家衛(wèi)國的熱情參軍入伍,在部隊一干就是8年。由于工作出色,很快被提拔為通訊排長。在通訊崗位上,李勁松每天需要記住上千個數(shù)字信息,眼睛熬成了高度近視,為此不得不轉(zhuǎn)業(yè)。脫下軍裝后的他依然不忘報效祖國,于是選擇了與軍裝相似的警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對于李勁松來說,首都就是祖國的象征,也是他心中的信仰。懷著這種首都情節(jié),轉(zhuǎn)業(yè)從警后,李勁松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幾個單位,最終選擇了東城分局安定門派出所。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對于“60后”的李勁松來說,與時俱進、加強學習是他“不落伍”的最佳秘籍。為了適應公安信息化改革的需要,李勁松刻苦學習計算機知識。他從練打字開始,虛心請教,直到可以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網(wǎng)上辦公。從接警布警、社區(qū)各類信息,到消防檢查記錄,他都能高效快速地完成,實現(xiàn)公安信息資源的共享。

在苦練業(yè)務的同時,李勁松思想上也絲毫不放松,他堅持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決擁護黨中央的領導,在理論上和行動中踐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2018年4月,社區(qū)里一名70多歲的群眾在街上大聲辱罵詆毀黨和國家,并吹嗩吶吸引周邊群眾圍觀,恰巧被正在社區(qū)檢查消防工作的李勁松看見,他立即上前制止,對方不但不聽勸阻,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周邊有群眾跟他說,“這人精神有問題,不用搭理他,免的惹麻煩,傷著自個兒”,李勁松卻回答說,“那也不能辱罵黨和國家,不僅造成秩序混亂,影響也不好”。說完,他拿起那名群眾的嗩吶就往派出所走,那名群眾護嗩吶心切,立馬跟著李勁松也回了派出所,并不停地辱罵李勁松,持續(xù)了大約有八九個小時,連前來報警和辦事的群眾都看不下去了,李勁松卻說,“罵我是小事,沒關(guān)系,但不能在大街上辱罵黨,不能罵國家,如果持續(xù)造成群眾圍觀,影響特別不好”。不僅如此,李勁松還給這名群眾送去了水和食物。正是李勁松這種不怕惹麻煩的精神打動了轄區(qū)居民,才贏得了居民百姓的一致好評。

老百姓的貼心人

當一名好內(nèi)勤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指揮室負責內(nèi)勤工作期間,李勁松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滿滿當當:上傳下達通知、接待報案群眾、上報各類報表、編寫信息稿件,對各類文件歸檔……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卻不能有半點馬虎,更不能有一絲懈怠。李勁松數(shù)年如一日地細心工作,在擔任內(nèi)勤民警期間,他總是能夠圓滿完成各項工作,從未出現(xiàn)過一起差錯。

有一次值班的時候,李勁松接到群眾報警求助:原來,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報警,自稱家住在鼓樓大街后坑,但這個地名卻查不到,市局以及東西城兩個分局的指揮部門都無法確認地址。李勁松知道后,立刻反饋分局此地址為安定門派出所管轄,現(xiàn)為國旺社區(qū),并第一時間布警,及時解決了這起求助警情。建國之后很多原有的地名隨著時代變遷而更改,但一些老人還喜歡用舊稱,針對這種情況,李勁松利用休息時間整理轄區(qū)的新老地名,并培訓幫助指揮室的新警,以便讓他們能夠更快地成長,避免了布警不及時、群眾困難得不到及時解決的問題。

李勁松的日常工作

工作之余坐在街邊勾勒北京的胡同風貌

在擔任社區(qū)民警期間,李勁松對自己的管片投入了深厚的感情,他以社區(qū)為家,心里時刻惦記著群眾的平安,把腳步延伸到社區(qū)每一個角落。時間久了,社區(qū)居民記住了這個認真負責的“片警”。居民們常說:“一天見不到李警官就想他,我們就喜歡和他拉家常。”李勁松在與群眾拉家常的簡單聊天中,總不忘為群眾講幾句有關(guān)安全、防火、防盜的知識,遇到矛盾糾紛他也會迅速上前調(diào)解,誰家有點難事,他都盡力幫忙,遇到可疑的人,他都認真詢問,排除隱患,用自己的一舉一動維護著社區(qū)的安寧。

2018年5月5日晚21時,正在前臺值班的李勁松接到一名出租車司機報警求助,稱自己拉了一名90歲的走失老人,出租車司機無法幫助該老人回家,于是求助民警。李勁松在得知此情況時,立即接待了走失老人。他耐心安撫老人的情緒,仔細詢問老人的基本情況。老人只記得家住華豐,記不住家人的聯(lián)系方式,隨身物品中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有用的線索。針對這種情況,李勁松立馬上報值班領導,并通過網(wǎng)上系統(tǒng)查找,同時聯(lián)系周邊派出所是否接到老人走失警情。做了大量工作后,老人終于回憶起自己姓路,李勁松抓住這一線索,在系統(tǒng)里逐一排查,發(fā)現(xiàn)浙江華豐有一名老人與這名走失老人信息相似,終于,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工作,聯(lián)系到了老人的女兒。原來,老人記不住自己在京的住址,只記得老家在浙江華豐,出門迷路后打出租車,司機以為老人是住華豐胡同,于是就將老人拉到了華豐胡同。老人的子女到所后,激動地拉著李勁松的手說:“李警官,我父親把我拉扯大不容易,這次我父親走失多虧您幫我把他找回,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我的良心一輩子都不能安寧,由衷地感謝您。”三天后,家屬再次前來派出所表示感謝,并送一面錦旗。李勁松說,“老人沒事就好,這是我身為警察應該做的。”對他而言,有沒有錦旗并不重要,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為群眾排憂解難才是最重要的。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利益記心中,李勁松在工作中時刻把群眾當親人,真心為群眾辦實事。2017年6月,安定門地區(qū)東片街巷整治全面展開,交北頭條的一家棋牌室面臨封門,遇到居民抵制,工作陷入僵局,李勁松便前去做協(xié)調(diào)工作。經(jīng)了解,此處房屋在建國后由房管部門管理,后分配給無房的居民居住。當時這家群眾分到的是過去走馬車過道改建的房屋,因此屋門建得很大,幾十年前依法依規(guī)辦了個棋牌室,并將原有的木門拆除更換了塑鋼門。依據(jù)街巷整治的方案,本應不在整治的范圍之內(nèi),卻因為前期的工作不到位,造成了居民的抵制。摸清情況后,李勁松通知房管員到現(xiàn)場確認上述情況,并通報街道主管主任現(xiàn)場辦公,保留大門更換統(tǒng)一的防盜門,居民終于不再抵制,拖延了一周的工作也得以開展。

在做群眾工作時,李勁松一方面堅持原則,一方面講究工作方法和技巧。2017年7月,拆除方家胡同違章建筑時,遇到了一家“釘子戶”,而胡同里其他有違章建筑的居民也都紛紛效仿,拆違的工作一時陷入僵局。李勁松得知后便主動上前做工作,經(jīng)了解,該群眾家的房子屬于危房,而違建是家里的廚房,一旦拆除違章建筑,全家便沒有了做飯的地方,李勁松便在“釘子戶”與辦事處搭起溝通的橋梁,同時給兩方做工作,針對危房重新改造并合理布局,巧妙地利用室內(nèi)空間,在室內(nèi)安排了廚房位置,得到了該群眾的拍手稱贊,同時順利地將室外的違章建筑拆除,而其他居民見“釘子戶”家的違章建筑都被拆除了,便不再抵制,胡同的整治工作也得以順利開展。

有情懷的“警營畫家”

李勁松出生在軍人家庭,從小跟隨父母先后三次離開又三次回到北京,最后一次就在這片土地扎根下來。李勁松從記事兒起,走在綠樹成蔭的“老北京”胡同里,聽著夜晚的蛐蛐兒叫聲,就是他兒時最難忘的回憶。

在安定門派出所工作的24年里,李勁松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著深厚的感情。2016年開始,他按照所里的安排,參與開墻打洞綜合治理工作,在這期間,他目睹了轄區(qū)的每一處變化,與轄區(qū)的居民一起經(jīng)歷著歲月的變遷。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李勁松清晰地感受到了群眾對綜合治理工作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從整治開始時的不理解,到現(xiàn)在的配合支持。這些轉(zhuǎn)變,與李勁松的耐心疏導,屢次上門講解,反復溝通是分不開的。

整改背街小巷時候的畫面被李勁松用畫筆記錄下來

拿作品和實際相互比較

向路人講述在背街小巷發(fā)生的故事

在治理工作期間,為了記錄大街小巷環(huán)境的變化,李勁松在工作閑暇之余將胡同拍成照片,下班到家后拿出自己拍攝照片加上回憶在紙上畫畫。李勁松喜歡畫畫是從6歲開始的,他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也不懂什么畫派和風格,就是簡簡單單的喜愛。用鋼筆勾勒,彩色的馬克筆填充顏色,這對工作時風風火火的他來說就是一種享受,畫畫時的他安靜、淡然、快樂。

記錄日常工作的點滴

用畫筆記錄和同事們一起工作的身影

“每周畫五到六張,如果畫面復雜,人物多,就畫的慢一些。”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李勁松畫了20多幅展示胡同變遷的畫,每一幅畫都凝結(jié)著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每一幅畫都是李勁松珍貴的記憶:交北頭條規(guī)范法律咨詢點、寶鈔胡同第一次運用大型機械拆除違建、方家胡同讓酒吧“降溫”……李勁松對手中畫冊中的每一張畫都如數(shù)家珍,這是他對轄區(qū)居民的深厚感情,也是對胡同文化古韻的敬重。工作之余,他也常常畫身邊的戰(zhàn)友:執(zhí)勤,調(diào)解,出警,參與綜合治理工作……安定門派出所的兄弟姐妹們在他筆下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他說:“看著戰(zhàn)友在身邊工作的情景,我就想用筆畫下來,見證我們民警與胡同一起成長,見證公安機關(guān)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故事。”

愛家庭的好伴侶

李勁松家住在大興,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的時間需要兩個小時,在2018年“兩會”期間,他承擔著王府井駐地外圍工作和東華門過濾線工作,每天平均工作16個小時,工作強度很大。而56歲的李勁松以所為家,連續(xù)一個多月都在單位工作,照顧家里80歲老母親的重任全部都落在了妻子身上。直到“兩會”結(jié)束,李勁松才急匆匆地趕回家,滿懷愧疚地對妻子說:“你辛苦了,謝謝你理解支持我的工作,快休息一下吧。”

平時里每天下班后,李勁松都會盡早回家買菜做飯,照顧老母親,減輕妻子身上的負擔,努力承擔照顧家庭的重任,用他的話說:“我們工作忙,很多時候照顧母親,教育孩子的工作都落在了我妻子身上,而身為男人照顧家庭,心疼愛人是應該的,所以要在平時在家更要多干一些活兒,畢竟家是講愛的地方。”

李勁松經(jīng)常說,“我是一個普通人,有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需求;我又是一個不普通的人,因為我穿上警服后,就要時刻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力所能及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保一方平安、讓群眾滿意。”正是有這樣的信念,李勁松同志24年如一日,在基層平凡的崗位上堅守了下來,而他的故事,還將繼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