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  往屆回顧 >  2017年 >  9月 >  第四周榜單
[孝老愛親]馬秋榮:家里家外全職能 飽蘸仁愛寫人生
首都文明網 2017-09-25

馬秋榮

一、簡介

馬秋榮,女,1975年9月出生,延慶區(qū)地方稅務局干部。

在工作中,馬秋榮兢兢業(yè)業(yè),單位以她為榜樣推出了“馬大姐志愿服務隊”;在家中,公公病重她整夜護理,婆婆牙不好她耐心做飯,堅持多年未有埋怨。

二、主要事跡

家里家外全職能 飽蘸仁愛寫人生

工作中,她是標兵,精力充沛,勤勤懇懇,用真情真誠服務納稅人,多次榮獲先進;生活中,她是公婆的貼心小棉襖,體貼入微,關愛有加,用大愛八年如一日伺候患病的公婆,被評為延慶區(qū)“美麗延慶人”、“最美家庭”、“孝老愛親”模范。她,就是北京市延慶區(qū)地方稅務局第一稅務所的普通干部馬秋榮。

馬秋榮工作照

馬秋榮在2010年崗位調整中來到了地稅局,她從零開始學習稅收業(yè)務知識,用1年時間完成了由稅收“門外漢”到“行家里手”的轉變。她是稅務所的業(yè)務骨干,2015年132項依納稅人申請事項遷移至大廳時,她服務在第一個“全職能”辦稅窗口。真誠服務納稅人,打造最美的服務名片,是馬秋榮的目標。面對業(yè)務不熟的納稅人,她總是耐心講解稅收政策;她每天提前半小時來到大廳,做好工作準備;下班后,遇有山區(qū)來的納稅人,她都堅持辦完業(yè)務,加班到晚上七八點是常事。她總說納稅人來辦稅不容易,咱們多加會兒班,他們就能少跑一趟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她的帶動下,延慶地稅局成立了“馬大姐志愿服務隊”,結合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區(qū)工作,推出了“殘疾人、老人綠色辦稅通道”、“馬大姐全職能辦稅窗口”,開展預約、延時、上門等特色服務。每年敬老月期間,她帶領志愿者到光榮院陪老人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在“創(chuàng)城萬人行”活動中,她堅持在路口執(zhí)勤;迎接世園會“守護文明城市,擁抱白云藍天”時,她到長城撿拾垃圾;迎“七一”黨建時,她協助組織“重走長征路服務在我心”的稅法宣傳等一系列的便民舉措,服務著延慶的山山水水。

在工作中傾注一片真情的馬秋榮,在生活里同樣用大愛書寫著不同尋常的人生。馬秋榮婚后不久,正在和山區(qū)教學的丈夫享受兩人世界時,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原本平靜的生活起了波瀾。公公突然昏迷,后經醫(yī)院搶救,性命保住了,但腦血栓后遺癥,讓公公失去了語言功能,腿也走不好路。出院后,為了讓臥床休養(yǎng)的公公去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她把4樓置換成了1樓,買來了輪椅,天氣晴好時,就推輪椅帶公公外出溜彎,這一推就是8年,日子久了,原本腿痛的馬秋榮有些吃不消,雙腿經常浮腫,有時還伴有鉆心的疼痛,她仍然堅持著、努力著。在她精心的照料下,公公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恢復,老人的臉上也漸漸紅潤了起來。世人多有不如意,有時偏偏來得急。2016年初,公公的病情再次惡化,一時間呼吸困難,生命危在旦夕。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手術治療,老人唯一的兒子遠在60多公里的山區(qū)上班。面對緊急的情況,馬秋榮沒有猶豫接過簽字筆,這個平時經常算稅用的小小簽字筆,此刻重有千斤,她來不及多想,也不敢多想,她只想讓老人家早點蘇醒過來。等待的時間是漫長的,也是難熬的。搶救老人進行了兩個小時,馬秋榮在門口站了120分鐘,直到手術結束,她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長舒一口氣后,癱坐在地。

 

馬秋榮為老人擦拭后背

術后,公公被送進了重癥監(jiān)護病房。為了方便照顧,她跟護士學會了注射、起針等護理技術,8個月的特護病房陪護,她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護士”。在重癥監(jiān)護室,她用熱毛巾為公公擦拭身體,為老人理發(fā)。老人痰吐不出來,她就蹲在地上,用棉簽一點一點蘸著向外摳,一蹲就是半個多小時,因為她腿腳不太好,每次摳完痰后,自己都要緩上一陣子。老人因患有嚴重的肺部積水,住院期間不允許喝水,她就用棉簽沾著水為老人擦拭嘴唇,有時整夜不停。正是她的盡心照顧,老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躺了八個多月,沒有得過褥瘡。醫(yī)生護士見她每天為老人喂飯、摳痰、接屎、接尿,都以為她是老人的閨女,也都羨慕老人有這么孝順的閨女。年事有壽而盡,生命悄然而止。公公在彌留之際,深情地望著馬秋榮,戀戀不舍地眨巴幾下眼睛。老人走了,走得坦然、安詳。

馬秋榮為婆婆剪發(fā)

馬秋榮給婆婆剪指甲

攜手度風雨,共同迎坎坷。公公去世后,馬秋榮就把更多的愛轉向了婆婆,她一邊寬慰,一邊帶著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婆婆求醫(yī)問藥,她想讓婆婆快些好起來,早日從悲傷中解脫出來,享受生活的溫情與美好。她細心為婆婆準備好藥盒,寫上早、中、晚,注明飯前飯后,老人從未出現過漏服、錯服藥物的情況;為了提高老人的睡眠質量,傍晚她陪著婆婆散步聊天;婆婆的牙不好,她就把粥熬得很軟很爛,把炒菜改成燉菜;婆婆胖彎腰費勁,她就經常幫婆婆剪手指甲、腳趾甲;每到婆婆生日、母親節(jié),她都會準備一份有意義的禮物,送給老人。婆婆逢人就夸:“兒媳婦像閨女,多年照顧這個,照顧那個,懂事、孝順沒得說。”

馬秋榮定期看望敬老院老人

一次,學校舉辦家長會,女兒深情地讀著自己的作文:《我的稅官媽媽》。稚嫩聲音柔柔地讀著:“我有一個媽媽,她是一名稅官,她常年辛勤地工作在窗口,她平凡又普通,在家里,她卻是我的天,我的驕傲,她用無聲的行動,教會了我什么叫敬業(yè)!什么叫愛家!媽媽,等您到了爺爺、奶奶和姥姥那樣的年紀,我也會給您煮粥,我也會牽著您的手,陪您遛彎散步,真的,我會……”

馬秋榮生活照

那次家長會,馬秋榮聽得很認真,也很動情,她兩眼含淚,因為她知道,在愛的路上自己從來不孤單。

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  往屆回顧 >  2017年 >  9月 >  第四周榜單
[孝老愛親]馬秋榮:家里家外全職能 飽蘸仁愛寫人生
首都文明網 2017-09-25

馬秋榮

一、簡介

馬秋榮,女,1975年9月出生,延慶區(qū)地方稅務局干部。

在工作中,馬秋榮兢兢業(yè)業(yè),單位以她為榜樣推出了“馬大姐志愿服務隊”;在家中,公公病重她整夜護理,婆婆牙不好她耐心做飯,堅持多年未有埋怨。

二、主要事跡

家里家外全職能 飽蘸仁愛寫人生

工作中,她是標兵,精力充沛,勤勤懇懇,用真情真誠服務納稅人,多次榮獲先進;生活中,她是公婆的貼心小棉襖,體貼入微,關愛有加,用大愛八年如一日伺候患病的公婆,被評為延慶區(qū)“美麗延慶人”、“最美家庭”、“孝老愛親”模范。她,就是北京市延慶區(qū)地方稅務局第一稅務所的普通干部馬秋榮。

馬秋榮工作照

馬秋榮在2010年崗位調整中來到了地稅局,她從零開始學習稅收業(yè)務知識,用1年時間完成了由稅收“門外漢”到“行家里手”的轉變。她是稅務所的業(yè)務骨干,2015年132項依納稅人申請事項遷移至大廳時,她服務在第一個“全職能”辦稅窗口。真誠服務納稅人,打造最美的服務名片,是馬秋榮的目標。面對業(yè)務不熟的納稅人,她總是耐心講解稅收政策;她每天提前半小時來到大廳,做好工作準備;下班后,遇有山區(qū)來的納稅人,她都堅持辦完業(yè)務,加班到晚上七八點是常事。她總說納稅人來辦稅不容易,咱們多加會兒班,他們就能少跑一趟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她的帶動下,延慶地稅局成立了“馬大姐志愿服務隊”,結合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區(qū)工作,推出了“殘疾人、老人綠色辦稅通道”、“馬大姐全職能辦稅窗口”,開展預約、延時、上門等特色服務。每年敬老月期間,她帶領志愿者到光榮院陪老人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在“創(chuàng)城萬人行”活動中,她堅持在路口執(zhí)勤;迎接世園會“守護文明城市,擁抱白云藍天”時,她到長城撿拾垃圾;迎“七一”黨建時,她協助組織“重走長征路服務在我心”的稅法宣傳等一系列的便民舉措,服務著延慶的山山水水。

在工作中傾注一片真情的馬秋榮,在生活里同樣用大愛書寫著不同尋常的人生。馬秋榮婚后不久,正在和山區(qū)教學的丈夫享受兩人世界時,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原本平靜的生活起了波瀾。公公突然昏迷,后經醫(yī)院搶救,性命保住了,但腦血栓后遺癥,讓公公失去了語言功能,腿也走不好路。出院后,為了讓臥床休養(yǎng)的公公去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她把4樓置換成了1樓,買來了輪椅,天氣晴好時,就推輪椅帶公公外出溜彎,這一推就是8年,日子久了,原本腿痛的馬秋榮有些吃不消,雙腿經常浮腫,有時還伴有鉆心的疼痛,她仍然堅持著、努力著。在她精心的照料下,公公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恢復,老人的臉上也漸漸紅潤了起來。世人多有不如意,有時偏偏來得急。2016年初,公公的病情再次惡化,一時間呼吸困難,生命危在旦夕。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手術治療,老人唯一的兒子遠在60多公里的山區(qū)上班。面對緊急的情況,馬秋榮沒有猶豫接過簽字筆,這個平時經常算稅用的小小簽字筆,此刻重有千斤,她來不及多想,也不敢多想,她只想讓老人家早點蘇醒過來。等待的時間是漫長的,也是難熬的。搶救老人進行了兩個小時,馬秋榮在門口站了120分鐘,直到手術結束,她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長舒一口氣后,癱坐在地。

 

馬秋榮為老人擦拭后背

術后,公公被送進了重癥監(jiān)護病房。為了方便照顧,她跟護士學會了注射、起針等護理技術,8個月的特護病房陪護,她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護士”。在重癥監(jiān)護室,她用熱毛巾為公公擦拭身體,為老人理發(fā)。老人痰吐不出來,她就蹲在地上,用棉簽一點一點蘸著向外摳,一蹲就是半個多小時,因為她腿腳不太好,每次摳完痰后,自己都要緩上一陣子。老人因患有嚴重的肺部積水,住院期間不允許喝水,她就用棉簽沾著水為老人擦拭嘴唇,有時整夜不停。正是她的盡心照顧,老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躺了八個多月,沒有得過褥瘡。醫(yī)生護士見她每天為老人喂飯、摳痰、接屎、接尿,都以為她是老人的閨女,也都羨慕老人有這么孝順的閨女。年事有壽而盡,生命悄然而止。公公在彌留之際,深情地望著馬秋榮,戀戀不舍地眨巴幾下眼睛。老人走了,走得坦然、安詳。

馬秋榮為婆婆剪發(fā)

馬秋榮給婆婆剪指甲

攜手度風雨,共同迎坎坷。公公去世后,馬秋榮就把更多的愛轉向了婆婆,她一邊寬慰,一邊帶著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婆婆求醫(yī)問藥,她想讓婆婆快些好起來,早日從悲傷中解脫出來,享受生活的溫情與美好。她細心為婆婆準備好藥盒,寫上早、中、晚,注明飯前飯后,老人從未出現過漏服、錯服藥物的情況;為了提高老人的睡眠質量,傍晚她陪著婆婆散步聊天;婆婆的牙不好,她就把粥熬得很軟很爛,把炒菜改成燉菜;婆婆胖彎腰費勁,她就經常幫婆婆剪手指甲、腳趾甲;每到婆婆生日、母親節(jié),她都會準備一份有意義的禮物,送給老人。婆婆逢人就夸:“兒媳婦像閨女,多年照顧這個,照顧那個,懂事、孝順沒得說。”

馬秋榮定期看望敬老院老人

一次,學校舉辦家長會,女兒深情地讀著自己的作文:《我的稅官媽媽》。稚嫩聲音柔柔地讀著:“我有一個媽媽,她是一名稅官,她常年辛勤地工作在窗口,她平凡又普通,在家里,她卻是我的天,我的驕傲,她用無聲的行動,教會了我什么叫敬業(yè)!什么叫愛家!媽媽,等您到了爺爺、奶奶和姥姥那樣的年紀,我也會給您煮粥,我也會牽著您的手,陪您遛彎散步,真的,我會……”

馬秋榮生活照

那次家長會,馬秋榮聽得很認真,也很動情,她兩眼含淚,因為她知道,在愛的路上自己從來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