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  往屆回顧 >  2015年 >  6月 >  第三周榜單
[熱心公益]朱敏才、孫麗娜:為山里的孩子推開一扇通向外界的窗
首都文明網(wǎng) 2015-06-30

  一、簡介

  朱敏才、孫麗娜夫婦,東城區(qū)東花市北里東區(qū)14號居民。

  這對曾為商務參贊和大隊輔導員的退休夫婦,2005年開始在貴州山區(qū)尖山苗寨小學支教,2010年得知裕民小學急需英語教師,又馬不停蹄趕到了遵義。這時孫老師右眼已經(jīng)失明。但他們依然努力為遵義縣龍坪鎮(zhèn)中心小學捐贈了20臺電腦,將10萬元獎金捐給現(xiàn)在支教的小學。

  二、主要事跡

朱敏才、孫麗娜:為山里的孩子推開一扇通向外界的窗

  家住東花市北里東區(qū)的朱敏才、孫麗娜老兩口,一位是外經(jīng)貿(mào)部商務參贊,一位是專職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兼專職思想品德教師和英語教師。

朱敏才、孫麗娜這對退休夫婦,2005年開始在貴州山區(qū)尖山苗寨小學支教

  朱敏才、孫麗娜二位老人與大多數(shù)人一樣,退休后沒有事做,每天逛公園、看電視,覺得這樣生活下去沒什么價值和意義,總是想著做點有意義的事情,讓生活豐富一些,讓生命能有點價值。有一天,他們在電視上看到貴州一位年輕女老師背著孩子講課,可見貴州邊遠山區(qū)特別缺老師。孫老師提出去貴州義務支教;朱老師是貴州人,也想給家鄉(xiāng)做點事,于是倆人毅然決定去貴州支教。盡管子女們擔心他們的身體經(jīng)受不住山區(qū)的風寒,擔心他們生病無人照顧,他們還是坐上火車,經(jīng)過幾十小時的顛簸,來到了貴州。

  剛開始由于年齡關(guān)系,沒有學校愿意接受。他們四處輾轉(zhuǎn),后來聯(lián)系了《貴州都市報》記者何星輝,通過他終于聯(lián)系到支教的學校。就這樣,從2005年起,他們在望謨二小開始了他們的支教生涯。

  一年后,他們從報紙上了解到:黔西南州興義市馬嶺鎮(zhèn)的尖山苗寨,是一個貧困小山村。全村只有70多戶人家。尖山苗寨小學是全村每家背7000斤石頭蓋起來的不到一百平米的袖珍學校。學校位于偏僻的大山里,在大山的半山腰。學校的兩間教室只有窗戶洞,連窗框都沒有,全校僅有一個名代課老師,負責四個年級、80多個孩子的全部課程。于是他們決定到尖山苗寨小學去支教。

孫麗娜老師正在為貧困孩子講課

孫麗娜老師正在為貧困孩子講課

  到了學校,他們就重新給苗寨的孩子們排了課,加上了英語、體育和音樂。因為朱老師沒有教過書,孫老師就成了學校的“頂梁柱”,課程表排得滿滿的,每周32節(jié)課,白天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朱老師除了上體育和英語課外就為她做后勤工作。

  尖山小學全是苗族孩子,普通話說不好,見人害羞,衛(wèi)生習慣差,沒有多少禮儀知識。通過他們一年多的教育,孩子們會說普通話了,講衛(wèi)生了,知曉禮儀了。在教師節(jié),他們?yōu)閷W校組織了尖山苗寨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文藝匯演,孩子們第一次登臺表演,十分出色,有些家長在觀看了孩子們的歌舞表演后,情不自禁地拍起掌來。原來聽不到孩子們唱歌,現(xiàn)在經(jīng)常聽見了。

  在尖山苗寨小學,最艱苦的是那里的生活環(huán)境,吃的水是山上流下的蓄水,時常停電,吃飯燒水比較困難。寢室與廁所一墻之隔,廁所一直無人清理。一到夏天,臭氣熏人,水池里還不時飄著蛆。夏天晚上,他們睡覺都要戴著口罩。

  從鎮(zhèn)上到尖山小學要走4個多小時。有一次,他們外出買教學用具和生活用品,早上出發(fā),由于不了解情況,所以他們下午買完東西就往回趕路。結(jié)果剛到山口,天就黑了。由于路不熟,又沒帶手電,山路蜿蜒崎嶇,一不小心,就有掉下懸崖的可能。當走到村子附近時,陡峭的山路實在太滑,他們只好雙手扒著地手腳并用往山上爬,他們背著沉重的米、掛面、菜和油鹽醬醋,艱難地往山上爬,互相牽拉著互相鼓勵著,緩慢地移動,在漆黑的山路上爬到了學校。等回到學校時已經(jīng)是夜里9點多了。他們是又渴又餓、筋疲力盡。后來,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改成了頭一天早上下山,走到下午2點多到鎮(zhèn)上,然后找個家庭旅館住下,買菜、洗澡,第二天早上再買一些肉、豆腐等食物,然后再返回學校。

  在尖山上支教,由于工作時間長,孫老師每天給學生上課都是早7晚5,過于勞累。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生活用品背不上去,所以他們長期吃不上綠色蔬菜。加上學校學生多教室少,孫老師經(jīng)常在操場上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yè),受高山上強紫外線刺激,她的視力嚴重受損。又由于吃水困難不衛(wèi)生,孫老師還患上了慢性腹瀉,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治好。她在山上還添上了心悸的毛病,那時每天心跳100多次。

  他們在尖山支教的事跡被當?shù)孛襟w《貴州都市報》報道了之后,尖山苗寨小學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guān)注,孩子們收到了嶄新的衣服和文具,教學條件和教學環(huán)境大大改善。學生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變得自信自強、積極向上,變得文明禮貌,初步懂得與別人交往,變得開朗活潑。通過他們的努力,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大為改觀,教學用具得到補充,學生第一次看到電腦,懂得了信息高速路;第一次看到地球儀,才發(fā)現(xiàn)有個這樣大的世界;捐贈的現(xiàn)金和物品共計約十萬元人民幣。他們支教的目的達到了。在他們離開時,孩子們都排隊送來自制的賀卡,每張卡片上都工工整整寫有一句真摯而樸實的祝福,孩子們唱著他們教給的歌,含著眼淚送別兩位親愛的老師。

朱敏才老師在貧困小學給孩子們上課

朱敏才老師在貧困小學給孩子們上課

  2010年3月,裕民小學急需英語教師,他們從有關(guān)方面得知這一消息后,馬不停蹄到了這所位于遵義縣龍坪鎮(zhèn)邊遠的學校。這時,孫老師因缺少葉黃素黃斑性病變,右眼已經(jīng)失明,左眼僅剩0.04的弱視,前一年已經(jīng)領(lǐng)取了中國殘疾人協(xié)會頒發(fā)的《殘疾證書》。故轉(zhuǎn)做公益,為學校捐款捐物。朱老師就真正走上了講臺,他的座右銘是“學而后可以為師矣,學而創(chuàng)新是為至理”。他們經(jīng)常去遵義圖書館或書店看書買書,從不間斷;每天堅持讀書學習做筆記,堅持看電視新聞,經(jīng)常上網(wǎng)查閱資料,有時還要熬到深夜。除了上課外,朱老師每周二還額外承擔著培訓學校英語教師的任務。他認為,小學英語教學重點之一是能開口,敢開口,培養(yǎng)孩子對英語的興趣,這比僅僅“能考試”更為重要。幾年下來,全校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孫麗娜老師獲獎

  因為身體原因,孫老師有一段時間沒給學生上課。但她沒有因疾病而歇下來,沒有停止支教。2013年3月,她利用回北京治眼睛的機會,通過女兒牽線搭橋,為遵義縣龍坪鎮(zhèn)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捐來了20臺電腦。2014年3月,她又和丈夫朱敏才老師一起把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項目獎勵給他們的10萬元大獎全部捐給了現(xiàn)在支教的中心小學,作為學校蓋食堂和電腦教室的啟動資金。

  除此之外,孫老師還利用寒暑假回北京的機會,參加社區(qū)治安維穩(wěn)工作,因為她是社區(qū)的一名流動黨員。

  北京榜樣官方網(wǎng)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詢電話65661566。

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  往屆回顧 >  2015年 >  6月 >  第三周榜單
[熱心公益]朱敏才、孫麗娜:為山里的孩子推開一扇通向外界的窗
首都文明網(wǎng) 2015-06-30

  一、簡介

  朱敏才、孫麗娜夫婦,東城區(qū)東花市北里東區(qū)14號居民。

  這對曾為商務參贊和大隊輔導員的退休夫婦,2005年開始在貴州山區(qū)尖山苗寨小學支教,2010年得知裕民小學急需英語教師,又馬不停蹄趕到了遵義。這時孫老師右眼已經(jīng)失明。但他們依然努力為遵義縣龍坪鎮(zhèn)中心小學捐贈了20臺電腦,將10萬元獎金捐給現(xiàn)在支教的小學。

  二、主要事跡

朱敏才、孫麗娜:為山里的孩子推開一扇通向外界的窗

  家住東花市北里東區(qū)的朱敏才、孫麗娜老兩口,一位是外經(jīng)貿(mào)部商務參贊,一位是專職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兼專職思想品德教師和英語教師。

朱敏才、孫麗娜這對退休夫婦,2005年開始在貴州山區(qū)尖山苗寨小學支教

  朱敏才、孫麗娜二位老人與大多數(shù)人一樣,退休后沒有事做,每天逛公園、看電視,覺得這樣生活下去沒什么價值和意義,總是想著做點有意義的事情,讓生活豐富一些,讓生命能有點價值。有一天,他們在電視上看到貴州一位年輕女老師背著孩子講課,可見貴州邊遠山區(qū)特別缺老師。孫老師提出去貴州義務支教;朱老師是貴州人,也想給家鄉(xiāng)做點事,于是倆人毅然決定去貴州支教。盡管子女們擔心他們的身體經(jīng)受不住山區(qū)的風寒,擔心他們生病無人照顧,他們還是坐上火車,經(jīng)過幾十小時的顛簸,來到了貴州。

  剛開始由于年齡關(guān)系,沒有學校愿意接受。他們四處輾轉(zhuǎn),后來聯(lián)系了《貴州都市報》記者何星輝,通過他終于聯(lián)系到支教的學校。就這樣,從2005年起,他們在望謨二小開始了他們的支教生涯。

  一年后,他們從報紙上了解到:黔西南州興義市馬嶺鎮(zhèn)的尖山苗寨,是一個貧困小山村。全村只有70多戶人家。尖山苗寨小學是全村每家背7000斤石頭蓋起來的不到一百平米的袖珍學校。學校位于偏僻的大山里,在大山的半山腰。學校的兩間教室只有窗戶洞,連窗框都沒有,全校僅有一個名代課老師,負責四個年級、80多個孩子的全部課程。于是他們決定到尖山苗寨小學去支教。

孫麗娜老師正在為貧困孩子講課

孫麗娜老師正在為貧困孩子講課

  到了學校,他們就重新給苗寨的孩子們排了課,加上了英語、體育和音樂。因為朱老師沒有教過書,孫老師就成了學校的“頂梁柱”,課程表排得滿滿的,每周32節(jié)課,白天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朱老師除了上體育和英語課外就為她做后勤工作。

  尖山小學全是苗族孩子,普通話說不好,見人害羞,衛(wèi)生習慣差,沒有多少禮儀知識。通過他們一年多的教育,孩子們會說普通話了,講衛(wèi)生了,知曉禮儀了。在教師節(jié),他們?yōu)閷W校組織了尖山苗寨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文藝匯演,孩子們第一次登臺表演,十分出色,有些家長在觀看了孩子們的歌舞表演后,情不自禁地拍起掌來。原來聽不到孩子們唱歌,現(xiàn)在經(jīng)常聽見了。

  在尖山苗寨小學,最艱苦的是那里的生活環(huán)境,吃的水是山上流下的蓄水,時常停電,吃飯燒水比較困難。寢室與廁所一墻之隔,廁所一直無人清理。一到夏天,臭氣熏人,水池里還不時飄著蛆。夏天晚上,他們睡覺都要戴著口罩。

  從鎮(zhèn)上到尖山小學要走4個多小時。有一次,他們外出買教學用具和生活用品,早上出發(fā),由于不了解情況,所以他們下午買完東西就往回趕路。結(jié)果剛到山口,天就黑了。由于路不熟,又沒帶手電,山路蜿蜒崎嶇,一不小心,就有掉下懸崖的可能。當走到村子附近時,陡峭的山路實在太滑,他們只好雙手扒著地手腳并用往山上爬,他們背著沉重的米、掛面、菜和油鹽醬醋,艱難地往山上爬,互相牽拉著互相鼓勵著,緩慢地移動,在漆黑的山路上爬到了學校。等回到學校時已經(jīng)是夜里9點多了。他們是又渴又餓、筋疲力盡。后來,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改成了頭一天早上下山,走到下午2點多到鎮(zhèn)上,然后找個家庭旅館住下,買菜、洗澡,第二天早上再買一些肉、豆腐等食物,然后再返回學校。

  在尖山上支教,由于工作時間長,孫老師每天給學生上課都是早7晚5,過于勞累。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生活用品背不上去,所以他們長期吃不上綠色蔬菜。加上學校學生多教室少,孫老師經(jīng)常在操場上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yè),受高山上強紫外線刺激,她的視力嚴重受損。又由于吃水困難不衛(wèi)生,孫老師還患上了慢性腹瀉,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治好。她在山上還添上了心悸的毛病,那時每天心跳100多次。

  他們在尖山支教的事跡被當?shù)孛襟w《貴州都市報》報道了之后,尖山苗寨小學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guān)注,孩子們收到了嶄新的衣服和文具,教學條件和教學環(huán)境大大改善。學生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變得自信自強、積極向上,變得文明禮貌,初步懂得與別人交往,變得開朗活潑。通過他們的努力,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大為改觀,教學用具得到補充,學生第一次看到電腦,懂得了信息高速路;第一次看到地球儀,才發(fā)現(xiàn)有個這樣大的世界;捐贈的現(xiàn)金和物品共計約十萬元人民幣。他們支教的目的達到了。在他們離開時,孩子們都排隊送來自制的賀卡,每張卡片上都工工整整寫有一句真摯而樸實的祝福,孩子們唱著他們教給的歌,含著眼淚送別兩位親愛的老師。

朱敏才老師在貧困小學給孩子們上課

朱敏才老師在貧困小學給孩子們上課

  2010年3月,裕民小學急需英語教師,他們從有關(guān)方面得知這一消息后,馬不停蹄到了這所位于遵義縣龍坪鎮(zhèn)邊遠的學校。這時,孫老師因缺少葉黃素黃斑性病變,右眼已經(jīng)失明,左眼僅剩0.04的弱視,前一年已經(jīng)領(lǐng)取了中國殘疾人協(xié)會頒發(fā)的《殘疾證書》。故轉(zhuǎn)做公益,為學校捐款捐物。朱老師就真正走上了講臺,他的座右銘是“學而后可以為師矣,學而創(chuàng)新是為至理”。他們經(jīng)常去遵義圖書館或書店看書買書,從不間斷;每天堅持讀書學習做筆記,堅持看電視新聞,經(jīng)常上網(wǎng)查閱資料,有時還要熬到深夜。除了上課外,朱老師每周二還額外承擔著培訓學校英語教師的任務。他認為,小學英語教學重點之一是能開口,敢開口,培養(yǎng)孩子對英語的興趣,這比僅僅“能考試”更為重要。幾年下來,全校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孫麗娜老師獲獎

  因為身體原因,孫老師有一段時間沒給學生上課。但她沒有因疾病而歇下來,沒有停止支教。2013年3月,她利用回北京治眼睛的機會,通過女兒牽線搭橋,為遵義縣龍坪鎮(zhèn)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捐來了20臺電腦。2014年3月,她又和丈夫朱敏才老師一起把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項目獎勵給他們的10萬元大獎全部捐給了現(xiàn)在支教的中心小學,作為學校蓋食堂和電腦教室的啟動資金。

  除此之外,孫老師還利用寒暑假回北京的機會,參加社區(qū)治安維穩(wěn)工作,因為她是社區(qū)的一名流動黨員。

  北京榜樣官方網(wǎng)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詢電話6566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