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  往屆回顧 >  2014年 >  7月 >  第二周榜單
[熱心公益]做好事快樂無限——記北京市朝陽區(qū)雙井街道黨員志愿者高慶仙
首都文明網(wǎng) 2014-07-14

一、簡介

高慶仙,女,1945年生,北京市朝陽區(qū)勁松九區(qū)居民。1998年她曾化名捐助湖北聾啞特教班,以及黑龍江失明農(nóng)民李長福一家;在雙井街道勁松九區(qū),她樂于助人,扶貧救困,捐款捐物;在她的帶動下,養(yǎng)老院70多歲的老人寫了入黨申請書;她雪中送炭,讓素昧平生的來京游人喊出:“首都北京,處處有親人。”

二、主要事跡

做好事快樂無限——記北京市朝陽區(qū)雙井街道黨員志愿者高慶仙

在北京市朝陽區(qū)雙井街道勁松九區(qū),捐款捐物總少不了北京市鋁制品廠退休職工高慶仙的身影,鄰居們都知道他們夫婦經(jīng)常做好事,卻不曾想他們隱姓埋名,捐助湖北宜昌遠安縣聾啞特教班,以及黑龍江佳木斯平安鄉(xiāng)雙目失明的農(nóng)民李長福一家。

小賣部里的“雙安工程”

1998年9月,在雙井街道經(jīng)營慶園小賣部的高慶仙夫婦,從電視中得知湖北宜昌市遠安縣聾啞特教班辦學困難,很多殘疾孩子面臨失學。

高慶仙和老伴

高慶仙回想自己小時候生活困難,上學很不容易,是靠國家資助才完成學業(yè),她當即與愛人決定每月為這所聾啞班捐款。

應該捐多少?高慶仙沒有猶豫,每個月200元錢。1998年,200元的數(shù)目可不少。那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才8472元,200元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

高慶仙家門店賣的牛奶,每天早上由老伴袁振江騎三輪車進貨。高慶仙回憶說:“當時一袋奶賣5毛錢,進價就3毛8。”算一算,200元捐款,要賣1666袋奶。

每天,高慶仙將捐款存入一個存錢罐,罐子口很小,只能疊錢塞進去。每月12日,她才打開錢罐,將錢郵寄給遠安縣聾啞特教班。

其實,這只是高慶仙一家做的好事中的一件。

1998年11月,中央電臺報道黑龍江佳木斯市平安鄉(xiāng)雙目失明的農(nóng)民李長福,因妻子智力殘障、孩子年幼,又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生活面臨困難。

高慶仙在全家支持下,又每月24日給李長福寄去200元。一家人將捐助聾啞班作為第一工程,將捐助李長福一家作為第二工程,統(tǒng)稱“雙安工程”。

尋找“地址內(nèi)詳”“高振宇”

自1998年起,遠安縣聾啞特教班每月收到200元捐款,夏天還會收到茶葉,過節(jié)時還有糕點,而北京方面總寫著“地址內(nèi)詳”,此外來信只是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生活。聾啞班的孩子照著來信,給北京的“高振寧”寄信,每次都被退回。

高慶仙(右)和老伴合影

2000年5月3日,《北京晨報》頭版刊出“尋找高振寧”的報道后,人們才知道“高振寧”是化名,是由高慶仙、袁振江以及小女兒高亞寧,三人名字各取一字組成。

聾啞特教班找到高慶仙夫婦后,邀請他們二人到遠安縣。“高振寧”幫助的第一批特教班的孩子,那時一些人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但他們心里始終記得一個叫“高振寧”的北京人,曾經(jīng)幫助過他們。

2012年5月,湖北宜昌遠安縣聾啞特教班,正式升格為湖北省遠安縣特殊教育學校,高慶仙夫婦受到邀請,參加了新校落成典禮。

2012年12月30日,“高振寧”愛心家庭榮獲2012年“楚園春杯”宜昌十大新聞人物特別獎。

北京處處有親人

在雙井街道勁松九區(qū),不管是本單位職工,還是鄰舍,哪家有困難,高慶仙都會熱心幫助。單位同事的子女和她是鄰居,生活比較困難,春節(jié)前,她上門送上食品,還有100元錢;三伏天天氣炎熱,她還送去西瓜,并鼓勵孩子努力學習。鄰居韓師傅病逝,高慶仙和老伴前去慰問并捐款。

高慶仙不顧自家事務,長年照顧一位患老年病的同事,老人住在十八里店養(yǎng)老院。高慶仙經(jīng)常邀她出游散心,或者家中做客,做一些可口飯菜,使她不感到孤獨。在高慶仙感染下,老人在養(yǎng)老院寫黑板報,帶大家唱歌,活躍園內(nèi)氣氛,70多歲還寫了入黨申請書。

對素昧平生遇見困難的人,高慶仙照樣施以援手。2010年五一假期,她帶著養(yǎng)老院的老人和女兒去野三坡游玩,回來時列車上擁擠不堪,對座一位外地男士帶著個4歲小男孩,發(fā)現(xiàn)錢包不見了,急得滿頭大汗。高慶仙和旁邊一對小兩口,各拿了50元錢,幫他解了燃眉之急。男士連連道謝,深情地說:“首都北京,處處有親人。”

2010年11月,高慶仙被評選為“北京市萬名‘孝星’”。

高慶仙正在寫日記

在高慶仙家里,有厚厚3個大本子和1份報紙,上面貼滿了夫婦二人為全國各地災區(qū)、貧困家庭捐款的單據(jù)。高慶仙說:“之所以留著匯款單,是為了留給后人,讓他們記住要做好事、做善事。我這輩子物質(zhì)生活雖然有限,但精神生活很豐富,快樂無限。”

北京榜樣官方網(wǎng)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詢電話:65661566。

當前位置: 首頁 >  北京榜樣 >  往屆回顧 >  2014年 >  7月 >  第二周榜單
[熱心公益]做好事快樂無限——記北京市朝陽區(qū)雙井街道黨員志愿者高慶仙
首都文明網(wǎng) 2014-07-14

一、簡介

高慶仙,女,1945年生,北京市朝陽區(qū)勁松九區(qū)居民。1998年她曾化名捐助湖北聾啞特教班,以及黑龍江失明農(nóng)民李長福一家;在雙井街道勁松九區(qū),她樂于助人,扶貧救困,捐款捐物;在她的帶動下,養(yǎng)老院70多歲的老人寫了入黨申請書;她雪中送炭,讓素昧平生的來京游人喊出:“首都北京,處處有親人。”

二、主要事跡

做好事快樂無限——記北京市朝陽區(qū)雙井街道黨員志愿者高慶仙

在北京市朝陽區(qū)雙井街道勁松九區(qū),捐款捐物總少不了北京市鋁制品廠退休職工高慶仙的身影,鄰居們都知道他們夫婦經(jīng)常做好事,卻不曾想他們隱姓埋名,捐助湖北宜昌遠安縣聾啞特教班,以及黑龍江佳木斯平安鄉(xiāng)雙目失明的農(nóng)民李長福一家。

小賣部里的“雙安工程”

1998年9月,在雙井街道經(jīng)營慶園小賣部的高慶仙夫婦,從電視中得知湖北宜昌市遠安縣聾啞特教班辦學困難,很多殘疾孩子面臨失學。

高慶仙和老伴

高慶仙回想自己小時候生活困難,上學很不容易,是靠國家資助才完成學業(yè),她當即與愛人決定每月為這所聾啞班捐款。

應該捐多少?高慶仙沒有猶豫,每個月200元錢。1998年,200元的數(shù)目可不少。那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才8472元,200元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

高慶仙家門店賣的牛奶,每天早上由老伴袁振江騎三輪車進貨。高慶仙回憶說:“當時一袋奶賣5毛錢,進價就3毛8。”算一算,200元捐款,要賣1666袋奶。

每天,高慶仙將捐款存入一個存錢罐,罐子口很小,只能疊錢塞進去。每月12日,她才打開錢罐,將錢郵寄給遠安縣聾啞特教班。

其實,這只是高慶仙一家做的好事中的一件。

1998年11月,中央電臺報道黑龍江佳木斯市平安鄉(xiāng)雙目失明的農(nóng)民李長福,因妻子智力殘障、孩子年幼,又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生活面臨困難。

高慶仙在全家支持下,又每月24日給李長福寄去200元。一家人將捐助聾啞班作為第一工程,將捐助李長福一家作為第二工程,統(tǒng)稱“雙安工程”。

尋找“地址內(nèi)詳”“高振宇”

自1998年起,遠安縣聾啞特教班每月收到200元捐款,夏天還會收到茶葉,過節(jié)時還有糕點,而北京方面總寫著“地址內(nèi)詳”,此外來信只是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生活。聾啞班的孩子照著來信,給北京的“高振寧”寄信,每次都被退回。

高慶仙(右)和老伴合影

2000年5月3日,《北京晨報》頭版刊出“尋找高振寧”的報道后,人們才知道“高振寧”是化名,是由高慶仙、袁振江以及小女兒高亞寧,三人名字各取一字組成。

聾啞特教班找到高慶仙夫婦后,邀請他們二人到遠安縣。“高振寧”幫助的第一批特教班的孩子,那時一些人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但他們心里始終記得一個叫“高振寧”的北京人,曾經(jīng)幫助過他們。

2012年5月,湖北宜昌遠安縣聾啞特教班,正式升格為湖北省遠安縣特殊教育學校,高慶仙夫婦受到邀請,參加了新校落成典禮。

2012年12月30日,“高振寧”愛心家庭榮獲2012年“楚園春杯”宜昌十大新聞人物特別獎。

北京處處有親人

在雙井街道勁松九區(qū),不管是本單位職工,還是鄰舍,哪家有困難,高慶仙都會熱心幫助。單位同事的子女和她是鄰居,生活比較困難,春節(jié)前,她上門送上食品,還有100元錢;三伏天天氣炎熱,她還送去西瓜,并鼓勵孩子努力學習。鄰居韓師傅病逝,高慶仙和老伴前去慰問并捐款。

高慶仙不顧自家事務,長年照顧一位患老年病的同事,老人住在十八里店養(yǎng)老院。高慶仙經(jīng)常邀她出游散心,或者家中做客,做一些可口飯菜,使她不感到孤獨。在高慶仙感染下,老人在養(yǎng)老院寫黑板報,帶大家唱歌,活躍園內(nèi)氣氛,70多歲還寫了入黨申請書。

對素昧平生遇見困難的人,高慶仙照樣施以援手。2010年五一假期,她帶著養(yǎng)老院的老人和女兒去野三坡游玩,回來時列車上擁擠不堪,對座一位外地男士帶著個4歲小男孩,發(fā)現(xiàn)錢包不見了,急得滿頭大汗。高慶仙和旁邊一對小兩口,各拿了50元錢,幫他解了燃眉之急。男士連連道謝,深情地說:“首都北京,處處有親人。”

2010年11月,高慶仙被評選為“北京市萬名‘孝星’”。

高慶仙正在寫日記

在高慶仙家里,有厚厚3個大本子和1份報紙,上面貼滿了夫婦二人為全國各地災區(qū)、貧困家庭捐款的單據(jù)。高慶仙說:“之所以留著匯款單,是為了留給后人,讓他們記住要做好事、做善事。我這輩子物質(zhì)生活雖然有限,但精神生活很豐富,快樂無限。”

北京榜樣官方網(wǎng)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詢電話:65661566。